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61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为解决火星大气进入末端高度最大化问题,提出Legendre伪谱凸优化(LPCP)方法进行求解.首先以纵向航程角为自变量建立火星进入模型,从而将末端时间自由问题转化为末端纵向航程角固定问题,避免优化末端时间;同时相比基于能量的模型,不必已知末端高度和速度,因此可以求解末端高度最大化问题.然后将状态微分方程在Legendr...  相似文献   
142.
长征运载火箭飞行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征宇  潘豪  王聪  巩庆海 《宇航学报》2020,41(7):868-879
介绍了新一代长征运载火箭(LMLVs)的型谱,并从四个方面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制导技术从开环制导发展到迭代制导,并针对大推力直接入轨和终端姿态约束要求,进一步发展了迭代制导算法,入轨精度大幅提升;姿态控制仍以PID技术为基础,采用空间模态和等效摆角的建模方法解决助推飞行段多个舱段发动机联合摇摆问题,结合自抗扰技术(ARDC)进行主动减载控制;自载人航天工程起开展系统性的可靠性设计研究,逐渐形成了以设备冗余、算法容错和系统在线重构等为特点的技术体系,促进了长征火箭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整体提升;电子系统从分立的集中式体系架构,发展为集成化的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针对当前飞行控制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最后总结了长征运载火箭在这方面的最新实践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3.
金荣玉  耿云海 《宇航学报》2020,41(8):989-999
针对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奇异的回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函数的笛卡尔轨迹规划方法。将梯形规划与正弦函数相结合,对机械臂末端的位姿进行参数化。机械臂沿着某一轨迹运动时,根据阻尼最小方差法(DLS)的特点,提出一种判断是否发生动力学奇异的方法,并据此进行轨迹规划。该方法可以保证空间机械臂运动过程中不会遇到动力学奇异。此外,将基座姿态扰动和机械臂运动时间作为目标函数的一部分,最终,轨迹规划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并利用混合整数规划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CPSO)进行求解。该优化算法能够改善标准粒子群算法(PSO)的“早熟”现象。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动力学奇异问题,减小基座姿态扰动及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144.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承受严酷的气动载荷以及气动加热,因此其结构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气动力及气动热效应引起的结构动稳定性和动响应等问题,热颤振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环。本文梳理了热颤振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用于热颤振研究的多种现有方法,包括热模态试验、热颤振仿真分析以及风洞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可用于热颤振研究...  相似文献   
145.
提出了一种测试聚氨酸预聚体合成中氨酯化反应和支化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理论模型,并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乙二醇(EG)的预聚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3CNMR测出的支化概率值跟从理论模型中获得的支化概率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6.
倾转旋翼机的旋翼气动外形设计需要对其直升机模式和固定翼模式下的不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基于Kriging模型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建立一套适用于倾转旋翼桨叶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试验设计方法得到样本点,并建立Kriging模型替代费时的流动数值模拟。以最大化旋翼地面悬停拉力和高空巡航效率为目标,以地面悬停功率不增和巡航拉力不减为约束条件,进行倾转旋翼桨叶平面形状优化设计,并经过非定常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优化结果满足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47.
介绍了用于火电厂管道修复中的自动TIG焊PLC控制系统,采用分层采入信号法设计了PLC的输入、输出接口,使得多个外部信号可共用一个I/O口,大大降低成本,同时,针对现场工作环境的干扰影响较大,采取了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48.
秘密信息可信释放策略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内容、时间、地点以及调用主体4个维度上,不同维度的策略侧重于解决可信释放的不同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确保秘密信息的可信释放,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维度。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内容、地点和调用主体3个维度的可信释放策略。该策略的内容维度限制攻击者不能通过释放机制获取额外的秘密信息,地点维度控制秘密信息仅能在程序中特定语句点释放,而主体维度则限定攻击者不能影响秘密信息释放语句是否被调用执行。通过这3个维度的控制,该策略具有更细的控制粒度,能更好地抵抗信息清洗攻击。此外,建立了策略实施的类型系统,给出了类型系统的可靠性定理及其证明。  相似文献   
149.
针对高轨目标编目与成像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运行于亚同步轨道、兼具对同步带目标远距离探测编目和近距离成像侦察的高轨天基星座。根据同步带目标探测编目要求,推导和分析了星座的轨道部署和光学相机扫描方式对目标探测效能的影响,确定了顺行轨道的双星星座可行解更多,综合探测效能更高。设计了一种符合顺光观测约束的姿态导引律,结合可行解中选取一组解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夏至和秋分两种工况下,采用顺行轨道的双星星座,可对轨道倾角不大于相机半视场的所有同步带目标进行无缝遍历,且每天的探测次数不小于4次,观测弧长不小于1分钟,与理论推导一致。  相似文献   
150.
以我国航天工程研制特点和数字化需求为出发点,构建涵盖航天工程全周期、全系统的数据体系,提出航天工程多态全息模型的概念及具体组成,实现了包含全要素信息的完整产品数字化定义;构建航天工程全生命周期模型体系,体系化地表达了多态全息模型在任务层、系统层和功能层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相互耦合关系;开发了多态全息模型集成系统,并在典型的航天型号中开展了实践,初步形成了架构驱动的协同研制模式和数据驱动的产品状态管理模式,提升了研制效率效益,为其他领域复杂系统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