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56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21.
为研究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形状变化以及蒙皮应力分布情况,并给气球的结构设计以及强度设计提供一定依据,本文建立了气球上升过程中的热力学模型,同时基于高空气球蒙皮材料具有非线性、黏弹性、各向异性和不能抗压等特点,通过简化气球几何模型,采用最小势能法预测自然形高空气球上升过程中的形状,并分析了气球上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气球的应力极值出现在气球顶部和底部,而经向应力的数量级远大于纬向应力;还对比了不同充气量下、不同时刻下气球形状及应力分布情况,为气球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计算 方法。  相似文献   
122.
孟海波  杨涓  黄文斌  夏旭  付瑜亮  胡展 《宇航学报》2019,40(12):1478-1484
针对电子回旋共振(ECR)中和器性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开展了10 cm ECR中和器的性能优化实验研究,在分析现有ECR中和器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结构改进方案。通过改进ECR中和器的电子束流引出对比实验,得到了中和器结构对束流引出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后的ECR中和器性能实验表明:相同条件下ECR中和器束流引出大小与气体流量大小不成正相关,但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加。性能实验得到的中和器最佳工作和性能参数为:微波功率为10 W、氙气流量为0.5 sccm,收集板间距为5 mm时,在50 V引出电压条件下能够引出127 mA的电子束流。  相似文献   
123.
附加周期和神经网络补偿的实时钟差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多项式模型拟合残差中仍存在显著周期信号及其他系统误差影响,提出构建一种多项式结合周期项与BP神经网络的北斗(BDS)超快速钟差预报模型,并利用实测超快速钟差数据进行算法测试验证。数值算例结果显示:利用本文模型得到的北斗超快速钟差产品,相比国内iGMAS超快速钟差产品(ISU)与德国地学中心超快速钟差产品(GBU),预报精度在3 h,6 h,12 h和24 h四个方面分别提升了26.14%,16.46%,12.68%和 10.58% 及10.34%,13.85%,8.17%和14.41%。  相似文献   
124.
陈青全  张青斌  唐乾刚  高庆玉 《宇航学报》2018,39(12):1332-1339
针对柔性绳网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技术中的绳网回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定力撕裂带”的网型控制方法,在绳网边线绳上加装定力撕裂带以抑制绳网的回弹运动。将绳网离散化后,建立描述绳网运动的集中质量模型,然后结合定力撕裂带的力学特性,运用虚功率原理推导了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仿真计算,本文对比分析了加装和不加装定力撕裂带两种模式,以及不同撕裂力强度的绳网运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绳网的有效工作时间和有效工作距离,可应用于未来的空间柔性捕获任务。  相似文献   
125.
在未来作战环境下,长航时远程作战飞机对全自主长航时高精度导航系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对提高作战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对比各种导航手段,其中双轴旋转调制激光惯导系统是目前唯一一种可行的全天候全自主高精度导航手段,从双轴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原理出发,对双轴旋转调制激光惯导系统机载应用的误差特性及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对于1n mile/12h的导航精度,双轴旋转调制惯导系统较捷联惯导系统对陀螺漂移精度要求降低一个数量级,关键技术实现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6.
民用飞机起落架抽样具有长周期、高成本的特点,样本量和抽样次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以IP44 为中心研究民用飞机起落架抽样样本量的确定问题,提出以实际机龄区间和运行环境为基础的样本分布和样本筛选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分析方法对观测故障进行趋势预测分析,并建立起落架恢复间隔假设检验准则,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7.
空间站太阳能吸热器蓄热性能地面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相变材料 (PCM)的熔化潜热来蓄热可以保证空间站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在轨道的阴影期内仍能连续发电。针对这一核心技术 ,建立了空间太阳能吸热 -储热器单元换热器地面模拟实验台。在模拟轨道条件下 ,对不同入射热流、不同工质进口温度及不同工质流量进行了多种组合测试。结果表明 ,单管工质气体的出口温升在轨道的日照期和阴影期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相变材料容器的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都处于材料的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8.
高超声速验证飞行器助推分离段流场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正  刘君  李晓斌  瞿章华 《推进技术》2002,23(3):219-222
为了模拟有相对运动的多体非定常绕流,发展了基于弹簧近似的非结构动网格方法及耦合动网格的Euler解算器,作为方法验证,模拟了俯爷振动的NACA0012翼型绕流,计算结果与实验及文献结果非常接近。采用二维近似外形,对高超声速验证习行器助推分离段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不同时刻由于多体相对运动形成的干扰流场结构以及分离过程的气动力参数。  相似文献   
129.
弹道导弹预警是能否成功拦截来袭导弹的决定性因素,分析了导弹预警卫星(DSP)地面数据处理中心使用的传统数据处理方法在弹道导弹预警中的弊端,提出了运用三次参数样条函数计算预警弹道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优越性,并给出具体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30.
网格湍流CAARC模型风洞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大气湍流边界层的真实模拟是风工程风洞模拟实验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之一,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度剖面,积分尺度和风谱是反映大气湍流边界层流动的四个最基本的因素。本文首先研究了不同孔隙率的均匀网格湍流场的流动特性,得到湍流度,积分尺度以及风谱的变化规律,然后在变化基中某一个因素而保持另外三个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处于均匀网格湍流场中的CAARC模型风荷载响应的变化,从而确定每个因素的独立变化对模型所受风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湍流度和积分尺度对结构物所受风载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在风洞大气湍流边界层模拟中应该予以充分的考虑,否则将会引起风荷载实验结果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