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84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用线性理论建立了机械操纵与舵机操纵耦合干扰数学模型,证明产生耦合干扰的根源主要由杆系后段质量造成的。提出减小耦合干扰程度的结构滤波器,并对有该滤波器的某飞机系统进行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132.
本文介绍了塑合木的新工艺,配方、产品性能和应用前景。利用本文研究的加热-催化法制备塑合木,其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3.
带冠叶盘的二维子结构循环非线性力学模型及其响应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琳 《航空学报》1999,20(1):58-61
提出了带冠叶盘的二维子结构循环非线性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叶片振动方向与叶冠摩擦面之间的夹角,是对单自由度子结构循环模型的改进。同时给出了对应于二维子结构循环模型的运动方程并对基于这一模型的系统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特别研究了叶冠摩擦面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微型卫星激光推进发射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激光推进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分类,分析了国外研究情况与最新的研究进展,并论述了这种新型推进方式的特点,在简要介绍微型卫星发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将其用于微型卫星的可行性,着重阐述了激光推进发射中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5.
针对柔性自旋导弹弹性振动问题,提出将压电叠层作动器应用于导弹弹性振动控制方法。将导弹简化为非均匀自由-自由Timoshenko梁模型,考虑陀螺效应和推力作用,将压电叠层作动器应用于导弹弹性振动,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含有压电叠层作动器的柔性自旋导弹动力学模型,同时设计模糊滑模控制器,对质量偏心引起的不平衡响应进行数值仿真,通过与不同控制方法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6.
为研究喷管尺寸对超声速喷流噪声特性的影响及其声场分布规律而设计了冷流实验系统,选用3种不同尺寸的喷管,采用LMS数据采集系统及噪声处理软件,对不同喷管尺寸、不同来流压强下的喷流噪声进行了采集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速喷流噪声具有较强的指向性,随着测点偏离喷流中心轴线角度从30°增加到180°,其声压级峰值逐渐减小,峰...  相似文献   
137.
非正态雷达杂波基带调制数据的数学产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概率统计计算中的反变换法和接受-拒绝法研究生成了幅度上服从瑞利分布、韦伯尔分布、莱斯分布、K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的非正态杂波基带调制数据,通过希尔伯特变换,生成I、Q随机数序列,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利用FPGA等实时产生出的雷达杂波基带I、Q随机数序列,经过数字正交上变频器即可产生出雷达杂波中频模拟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38.
分类探讨了近年来出现的多种空间柔性捕获技术的原理及性能特点,给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结果表明:空间绳系捕获技术在理论及试验研究方面都相对成熟,是未来行之有效、可工程实现的柔性捕获方式之一。重点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物捕获中容易出现的翻滚问题,对比分析现有的几种常用的接触式消旋方法,分析表明能同时实现捕获+消旋的一步式消旋法更具有应用前景。以空间绳系捕获技术作为空间柔性捕获的代表,对其捕获后的空间绳系组合体动力学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系绳模型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各种系绳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对系绳控制机构进行了分类综述,给出了设计系绳控制机构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最后对空间绳系捕获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9.
利用作者共同研发的In-house代码TRANS3D平台,在SA和SST两种常用湍流模型框架下构建了γ-(Reθt)转捩模型,并以二维低速S809层流翼型和三维小后掠跨音速F5层流机翼为对象,比较了两种不同湍流模型构架下γ-(Reθt)转捩模型预测的气动力特性和流场分布.结果表明:两种转捩模型均能预测航空转捩计算中常见的分离流转捩和自然转捩类型,明显改善了中低雷诺数流场下的预测精度,但由于选取基准湍流模型的不同,基于SA和SST的γ-(Reθt)转捩模型在流动细节上依然存在着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40.
准确计算自旋稳定卫星姿态参数是正确实施姿态控制的前提。本文基于最小二乘(LS)理论,建立了在线计算卫星姿态参数的一组具有容错功能的递推LS算法,简要论证了该算法具备良好的统计最优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