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98篇
航空   312篇
航天技术   113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1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贺泉  韩潮 《上海航天》2010,27(5):36-40,50
研究了Lambert转移的优化问题,并用于航天器的快速轨道机动。以二体模型为基础,在给定的转移时间范围内以燃料最省为目标函数,用蚁群算法(ACA)对Lambert机动问题进行寻优;将第一次寻优用于完成轨道机动所需的速度增量转换成航天器发动机有限推力下的时间序列;考虑地球主要摄动影响,再次用ACA对有限推力工作时段进行边值修正,保证航天器能转移至目标位置范围。仿真结果表明:双蚁群优化方法可有效修正由二体假设导致的Lambert转移的误差,同时由蚁群算法的较强寻优性能保证了Lambert机动过程的燃料最省。  相似文献   
512.
贺霖  潘泉  赵永强  郑纪伟 《航空学报》2006,27(4):657-662
针对航拍高光谱图像中未知背景地物特征条件下小目标的检测问题,给出一种检测算法。利用目标的低概率特性,通过模糊聚类获取高光谱图像中背景的光谱特性;然后将高光谱数据向背景光谱信号的正交子空间及目标信号子空间投影以抑制背景和噪声信号;最后在特征层利用广义似然比检验构造出具有恒虚警特性的检测器,完成融合检测过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13.
基于决策树的空间拦截器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拦截器的发动机为带脉冲型发动机,从而限定了作动器的输出集.对于该拦截器的姿态控制,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的控制方法.它是通过搜索决策树代价最小的路径做出控制决策,该控制思想非常类似棋手博弈的思想.提出的剪枝方案降低了决策树的计算复杂度.通过仿真实验说明:基于决策树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智能;不同剪枝方案产生不同的控制效果;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输入受到约束、非线性和耦合的多输入多输出控制问题,并且在满足控制精度前提下可减少发动机切换次数和燃料消耗.   相似文献   
514.
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作战模拟和效能评估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反辐射导弹(ARM)导引头的截获模型、跟踪模型和ARM的雷达截面积模型。描述了ARM的运动轨迹,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讨论了三种情况下ARM对雷达的击毁概率。  相似文献   
515.
以软件中数据为核心,通过分析一个具有高度数据耦合、实时并发进程特点的武器装备飞行控制软件实例,提出一种实时软件数据耦合影响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静态分析实时软件中全部共享数据的并发使用情况,可有效发现实时软件中因数据耦合和并发执行引起的共享数据冲突,消除软件的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516.
针对常规时频分析方法对多分量雷达信号分析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时频域多分量雷达信号调制参数估计新方法.把多分量雷达信号的时频分布作为灰度图像,通过神经网络训练得到高分辨率时频平面图,然后在时频域实现雷达信号各分量的调制参数估计,相对于时频重排等方法,其对时频分布的处理不需要关于各分量信号的先验知识.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得到比时频重排方法更高分辨率时频图的基础上,能够较准确地估计各分量雷达信号调制参数.  相似文献   
517.
电子辐照下聚酰亚胺薄膜的深层充电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空间辐射环境下聚合物绝缘材料的深层充放电效应是威胁航天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利用能量为5~100keV的单能电子枪,研究了不同束流强度电子辐照下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深层充电过程。实验表明,在102pA量级的电子束辐照下,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表面电位迅速上升后缓慢变化,最终可以达到几kV。在一定条件下,样品表面电位随着辐照电子束流密度和样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充电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随着辐照电子束流密度和样品厚度的增加而减少。辐照截止后聚酰亚胺薄膜样品内部电荷的泄放需经历较长时间,由衰减时间常数推测出的样品电阻率要比采用传统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高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518.
为检验武器系统的制导精度,必须对制导武器命中靶标的相对位置即脱靶量进行测量。针对靶船着靶点测量的需求,提出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测量方案。在分析光纤传感器测量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光纤传感器网格、光源发射装置、信息采集、数据接收处理等分系统的设计,实现对靶船着靶点的高精度实时测量。通过对系统工程实现及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表明该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工程可实现性,并可推广应用于其它靶标系统。  相似文献   
519.
520.
The Circum-Pacific seismic belt is the region heavily affected by earthquakes in the wor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thquake (e.g.,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ccurrence time, magnitude, and focal depth) and ionospheric anomalies in the bel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100 M7.0+ earthquakes during 2006–2015. The ground-based GPS measurements and global ionosphere map (GIM) data were used for the analyses of the ionospheric variations preceding the earthquak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ccurrence rate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anomalies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magnitude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focal depth to a certain degree, and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anomalies had a rising trend with the days getting close to the main shock. The occurrence rate of TEC anomalie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Besid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EC anomalies showed that the anomalies in low-middle latitudes did not coincide with the epicenter, sometimes the anomalies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corresponding conjugated region. However, the TEC anomalies in the high latitude usually appeared around the epicenter and within the seismogenic zone while no TEC anomalies appeared in the conjugated area. These results may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to the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the Circum-Pacific seismic be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