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184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基于材料微观特性的涡轮盘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数值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牟园伟  陆山 《航空学报》2013,34(2):282-290
 为了研究材料微观特性对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根据Tanaka-Mura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计算理论,模拟某镍基粉末合金涡轮盘喉道表面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利用泰森多边形生成法,模拟微观多晶结构,建立宏-细观模型相结合的三维仿真模型。实现3项关键技术:1)在三维模型中模拟了面心立方晶体中{111}面族的12条主滑移系;2)应用缺口根部裂纹萌生的Tanaka-Mura理论模型模拟一条微裂纹在另一条裂纹尖端萌生;3)模拟了微裂纹的起裂、扩展与联合过程,最终形成一条宏观裂纹。对某表面带刀痕涡轮盘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数值仿真结果与真盘试验结果相差20%。研究表明,减小晶粒尺寸、降低表面粗糙度、形成表面压缩残余应变以及析出沉淀颗粒都有利于提高涡轮盘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  相似文献   
232.
分别基于“凹槽”和“陷窝”技术对低雷诺数条件下涡轮流动损失控制计算研究.对于“凹槽”技术,采用三维大涡模拟数值方法深入分析凹槽位置、雷诺数等因素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针对陷窝流动控制技术展开了深入地研究.结果表明:①增大扰动波幅值或选择合适的扰动波频率均可获得明显的控制效果;②二维展向凹槽处理扮演着“扰动发生器”的角色;③三维球窝不但扮演着“扰动发生器”的作用,还扮演着“旋涡发生器”的角色.球窝尾流区内高频率的旋涡形成与脱落,不但产生了加强流动掺混所需的旋涡,也产生了促进分离泡转捩所需的扰动.  相似文献   
233.
传统的水电仿真系统中的温度模型的构建方法存在模型可移植性比较差、推导过程必须有水电专家的参与、推导过程复杂度大、模型精确度不高等不足,这些都对水电仿真的进一步发展和准确性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更新的方法来适应水电仿真的发展。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P网络神经元网络学习算法,通过改进训练算法以提高神经网络的训练效率以及准确度。将这种算法应用于吉林丰满水电厂水电仿真系统的水机温度模型的建立实验中,并与原有的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分类准确率和训练速度。  相似文献   
234.
分析了用一片单片机控制某液体工质加注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总体框图和单片机系统的原理图,以及软件设计的流程图,对关键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35.
针对软件研制单位目前存在的型号软件研制必须同时满足GJB5000 A与适航软件研制标准的要求,通过对GJB5000 A与DO-178 B/C的对比分析,提出一种将GJB5000 A与DO-178 B/C相互融合的方法,并对方法实际工程实践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36.
237.
为了减小最终脱靶量,研究了系统存在随机扰动时交班切换边界定位问题。首先建立了具有中制导和末制导的结构随机跳变系统模型,然后根据结构随机跳变系统理论进行系统概率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优化算法,得到最优的交班切换边界,使得当前脱靶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最小。最后,进行了某型导弹纵向俯仰通道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8.
网络统计调查有别于传统统计调查,是传统统计调查在互联网上的实现与发展,分析比较两者各自的特点和方法,发挥其优势,有利于提高统计调查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39.
通过介绍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性质、内容及其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从优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40.
基于遥感影像的油罐自动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胜  王超  张红  吴樊  汤益先  穆湘萍 《宇航学报》2006,27(6):1298-1301
油罐自动检测和识别对于大比例尺、自动/半自动计算机制图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的油罐检测算法利用改进的随机Hough变换(RHT),改进的Canny算法和模板匹配算法,不仅在识别率上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也缩短了检测时间,并解决了油罐识别中模板匹配模板选择问题,降低了RHT计算复杂度。通过实验证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油罐自动检测算法识别率优于80%,满足了75%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