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95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一种改进的LMS算法及其在自适应消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及其在自适应噪声对消中的应用。该算法利用误差信号的相关值去调节步长,解决了算法收敛时间与稳态误差间的矛盾,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它同时实现了均方误差小和收敛速度快,并且降低了LMS算法对噪声的敏感性。文中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2.
文氏效应在叶片根部马蹄涡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文氏管在叶片根部马蹄涡控制作用的应用,针对简化了的叶片-平板结构在叶片上游平板上的某位置开狭缝,在平板的另一侧构造一文氏管(文氏管的喉道位于狭缝处),引射叶片根部的流体,进而控制马蹄涡.数值模拟了不同狭缝位置的湍流流动;结果表明了改变狭缝相对于叶片的位置能很好地控制马蹄涡,甚至能完全消除叶片前马蹄涡.提出的方法可以利用外势流的能量而无需额外消耗能量,为一种被动的控制手段,有很大的实际应用前景.利用文氏效应的控制方法简单实用,因此工程中采用该法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3.
稀薄流到连续流的气体运动论统一数值算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非线性模型Boltzmann方程出发,引入简化速度分布函数、使用离散速度坐标法对速度空间进行离散、降维,去掉分布函数对速度分量的连续依赖性;采用时间分裂法,将简化速度分布函数松驰变化方程分解为源项碰撞变化方程、对流运动方程,进行耦合计算,应用NND耗散差分方法直接模拟气体分子速度分布函数;发展离散速度数值积分法,通过宏观取矩获取物理空间各点的流动参数,从而建立一套能有效模拟各流域气动问题的简化的  相似文献   
64.
燃烧室头部两相流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 PDA对燃烧室头部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的模型燃烧室包括旋流器、喷嘴和火焰筒壁,保证气流结构与真实发动机燃烧室相似。实验对回流区内两相流场进行了细致的测量,给出粒子与气体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65.
压气机跨音速叶栅叶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抑制叶型吸力面激波强度、附面层分离,降低叶型损失为目标,对某型压气机跨音速叶栅叶型进行气动优化.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优化后的叶栅同原型叶栅在相同工况下的气动性能,概述了气动性能产生变化的机理.与优化前对比发现,优化后的叶型具有低损失,工作范围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6.
运用"准模态"方法对某弹性机翼进行动力学建模,通过模态分析对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固有模态分析,运用模态瞬态响应的分析方法对急操纵襟翼产生的冲击载荷进行冲击响应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镀液组分及电镀工艺条件对银锑合金镀层锑含量和沉积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镀层锑含量随电流密度、氰化钾含量、酒石酸锑钾含量的增大而明显提高,随氢氧化钾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温度、酒石酸钾钠对镀层锑含量影响不大;镀层沉积速度由电流密度决定,镀液组分对其影响不大.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及霍尔槽试验结果确定了镀液配方及电镀工艺参数,并对按此工艺镀出的镀层进行了全面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68.
建立了基于注频锁相振荡器阵列的非线性有源天线阵多波束拓扑结构模型,详细分析了一维线阵、二维面阵多波束相位分布的控制方法,并完成了一维线阵、二维面阵的相位分布仿真和方向图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模态转换燃烧不稳定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静  郭志辉 《推进技术》2020,41(5):1072-1081
为进一步研究燃烧室燃烧不稳定特性,通过实验对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燃烧不稳定性模态转换现象进行了研究。在贫燃的情况下进行了甲烷-空气预混旋流燃烧实验,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火焰场动态压力,用光电倍增管捕捉CH~*化学发光,用4kHz频率的高速摄像记录火焰图像。发现当量比渐增到0.72附近时,燃烧有明显的模态转换,压力脉动主频由264Hz突变为187Hz,脉动幅值大幅增加。采用本征正交分解法得到各模式空间分布,通过模态系数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得到流场时间分布特征。发现模态转换前平均火焰为喇叭形,转换后为"M"型,模态的转换与涡脱落模式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70.
傅江坤  周建华  郭志辉 《推进技术》2020,41(6):1305-1313
为研究典型中心分级燃烧室预燃级的冷态喷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应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A)测量液滴的直径和速度,应用片光照相得到喷雾照片。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受到套筒结构的限制,预燃级喷雾锥角较小,一般在50°~70°,随着燃油流量和空气压降的增加,喷雾锥角增大,燃油分布范围更广,液滴数量增加,直径随之变小。预燃级的中心回流区宽度仅为20mm左右,一直延伸进套筒内,最大回流速度约为10m/s。燃油流量的改变对流场的影响十分微弱,而空气压降的增加能够明显增加流场速度和回流强度,但是工况参数的改变并不会改变回流区位置和流场结构。燃油流量的减小和空气压降的增加都会使雾化索太尔平均直径(SMD)减小,但相比之下,空气压降对雾化水平的影响更大。在各头部空气压降下,雾化SMD随着气液比(ALR)的增加而减小,但随着ALR的继续增加,平均SMD变化曲线变平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