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1篇
  免费   1486篇
  国内免费   983篇
航空   4284篇
航天技术   1388篇
综合类   810篇
航天   204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61.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induced during concrete fractur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health monitoring of concrete structures.A coupled stress-electricity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ress and electricity during concrete fracturing.And based on this model,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is well coincid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This work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oncrete testing system.  相似文献   
862.
气动加热模拟试验加热系统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研究了可控硅功率调节装置和石英灯加热器的动特性,提出了通过系统识别的方法研究石英灯加热器的静特性;在研究被控对象特性基础上找到了对任意一个石英灯加热器组成的被控对象进行非线性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这些方法提高了控制的质量,缩短了试验准备的周期,并进行准自适应控制,从而改善了气动加热模拟试验加热系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63.
新型双凸极发电机数字控制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是一种新型交流无刷电机,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等优点,用作发电机具有调压控制简单、可故障灭磁等优点。文中首先介绍了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系统的控制原理,并分析了发电系统的控制规律。为优化控制P I参数,提高系统的动稳态性能,通过M atlab仿真获得根据输出电压与给定电压的偏差的变P I参数组合,并经试验优化该P I参数组合。然后,通过硬件构成与软件设计两方面介绍了基于DSP控制的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系统的设计方法。最后,以一台30 kW发电机为例,设计了一套数字调压器,并进行了系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电励磁双凸极发电系统采用变P I参数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864.
用双激波模型计算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代高速风扇/压气机内激波波系的真实结构,将适用于预测高速叶型激波损失的双激波模型引入基于基元叶片特性的流线曲率法程序,发展了一种用于预估高速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的方法。该双激波模型考虑了来流马赫数和攻角变化,较真实地反映了高马赫数风扇/压气机的实际工作状况,扩展预测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的能力。利用该模型,本文分别对一台叶尖马赫数达到1.4的大涵道比风扇和一台叶尖马赫数高达1.5的三级风扇的非设计点性能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保持了较高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865.
一种改进的微粒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微粒群优化(PSO)算法是一种群体智能算法,它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且精度较差,而且参数的选择对算法的优劣影响很大。针对这些缺点,首先提出了一种在位置进化方程中引进动态参数的方法,改进了标准微粒群算法收敛速度;然后通过在速度、位置进化方程中同时引进动态参数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和收敛率。经J.D.Schaffer函数和LevyNo.5函数对改进算法的测试表明,相比于标准微粒群算法,该方法的收敛速度和平均收敛率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66.
某型机翼内翼结构几何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某型机翼内翼结构布局优化模型,包括两类设计变量:位置变量和尺寸变量。本文利用PCL语言实现了在MSC.PATRAN环境下的参数化建模,以最小重量为目标函数,在强度和位移约束条件下,利用网格法进行位置寻优,并使用MSC.NASTRAN软件给出了最优尺寸变量。通过计算表明,本方法效率较高,结构重量稳定下降,优化效果明显。可以解决此类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7.
基于复合形与神经网络的机翼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元件位置和元件尺寸两个方面考虑,提出了一种全局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利用NASTRAN完成尺寸优化,利用神经网络对NASTRAN优化结果进行映射,用复合形法进行位置寻优,最终完成了机翼结构的优化。算例表明利用神经网络来预测NASTRAN优化结果有较高的精度与适用性,本文所提方法可行、正确,具有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868.
一种新型微型杆式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微型杆式超声电机,并对该杆式电机的驱动机理进行了仿真。该电机采用两段金属柱体压紧5片压电陶瓷片作为定子。该定子结构和压电陶瓷片的布局方式可以提高其机电转换效率。为尽量减小定、转子之间的径向滑移以提高摩擦传动效率,电机采用了柔性转子,对原理样机及其微型驱动器进行了性能实验。电机的外径为9mm,长度为15mm,重3.2g。当电机工作在杆式定子的一阶弯曲频率(72kHz)附近时,电机实测最大转速为520r/min,最大输出力矩为4.5mN·m。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利用频率自动跟踪技术对电机转速进行闭环控制,可以将其转速波动稳定在3%之内。  相似文献   
869.
为研究轴流压气机下游静子叶片非定常气动力的大小和频率的变化规律,采用在静子叶片表面埋设微型动态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在低速单级轴流压气机实验器上进行了静子叶片表面压力的测量。测量了不同轴向间距、不同转速下从近堵塞到近失速的宽广流量范围,并对所测得的静子叶片非定常气动力进行了离散傅立叶变换,以分析其频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转子尾迹的影响下,静子叶片表面的波动频率是转子的尾迹频率及其倍频。转子尾迹频率的高频分量对静子叶片吸力面前缘的影响比对其他位置的影响大。叶片表面的非定常压力和气动力随压气机流量、转速和轴向间距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70.
提出了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中磁钢厚度的约束条件;依据电机学理论并结合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了气隙长度恒定时不同极对数下气隙磁密、每极磁通与磁钢厚度的关系,探讨了磁钢厚度对电机的过载能力、铁耗等性能的影响;在气隙长度发生变化时,为了保证漏磁大小不变,讨论了气隙与非导磁衬套厚度、磁钢厚度的关系。并指出:(1)气隙恒定时,随着磁钢厚度的增加,不同极对数时磁钢体积增大所提供的磁势对每极磁通的影响有所不同;铁耗和过载能力随磁钢厚度的增加而增大。(2)气隙增大时,为了保证气隙磁密和漏磁不变,必须增加非导磁衬套的厚度。(3)极对数增加时,减小磁钢厚度能提高电机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