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82篇 |
免费 | 2208篇 |
国内免费 | 98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492篇 |
航天技术 | 1873篇 |
综合类 | 1093篇 |
航天 | 18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171篇 |
2014年 | 295篇 |
2013年 | 311篇 |
2012年 | 347篇 |
2011年 | 365篇 |
2010年 | 483篇 |
2009年 | 473篇 |
2008年 | 446篇 |
2007年 | 370篇 |
2006年 | 355篇 |
2005年 | 316篇 |
2004年 | 208篇 |
2003年 | 207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248篇 |
2000年 | 246篇 |
1999年 | 388篇 |
1998年 | 346篇 |
1997年 | 289篇 |
1996年 | 247篇 |
1995年 | 210篇 |
1994年 | 206篇 |
1993年 | 163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143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130篇 |
1988年 | 96篇 |
1987年 | 70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应用双控制器的最优协调性合成设计方法,在离散时间域内研究了随机控制作用和输出反馈控制作用的合成设计问题,构造了一个数值迭代计算方案来求解相应的控制规律,然后,通过设计实例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并进行了有意义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2.
23.
本文探讨自校正控制理论在战术导弹控制中的应用。采用一种渐近的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方案设计导弹自动驾驶仪回路。该方案通过设计自校正控制器的极点和可调增益,使控制器稳定,并能兼顾闭环系统的动态特性,也可使输出方差趋于最小。在两种参考输入信号情况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控制情况相比,该方案具有较强的抑制干扰能力,能克服参数变化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24.
BOM多视图映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BOM多视图的概念,介绍了BOM多视图映射技术,给出并分析了BOM多视图映射的数据流程图,实现了BOM多视图数据之间的数据映射。 相似文献
25.
电离层测高仪系统中,O波与X波的分离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O波与X波分离的实现方法,根据电离层回波的极化特性,通过在接收电路上采用数字方法合成圆极化波的方式,实现了对O波与X波的有效分离.与现有DPS-4测高仪系统采用模拟域电信号合成圆极化波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通过在数字下变频处理过程中引入±90°相移,消除了在模拟域电信号合成方法中相移器的带宽限制和非线性问题.另外,该方法在实现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极化状态转换时不需要连续切换多个模拟开关,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6.
Pang Hewei Gong Zizheng Zhang Wenbing Yang Jiyun Tong Jingyu Xiang Shuhong 《航天器环境工程》2007,24(3):135-138
用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的18mm口径二级轻气炮(TLGG)和20 J激光驱动微小飞片装置(LDFF-20)对用作航天器舷窗玻璃的熔融石英玻璃的超高速撞击损伤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其中,TLGG发射的球形铝弹丸直径分别为1 mm和3 mm,速度2~6.5 km/s;LDFF-20发射的圆柱形飞片厚度7 μm,直径1 mm,速度1~8.3 km/s.撞击结果为:对12 mm厚的熔融石英玻璃,直径为3mm的弹丸甚至在2.8 km/s的低速下就将其穿透,而直径为1 mm的弹丸在6.5km/s的高速下没有穿透,这说明弹丸直径对撞击损伤特性有很强的影响;LDFF-20发射的微小飞片的撞击仅在玻璃表面产生很浅的凹坑,没有裂纹产生,但微小飞片的累积撞击损伤明显地降低了玻璃的透光性.实验初步获得了侵彻深度PC、侵彻直径D1与弹丸撞击速度Vp、弹丸质量Mp之间的经验关系.依据实验结果和目前的微流星体/空间碎片(M/OD)环境工程模型,建议对于高度为400 km、轨道倾角42°、寿命为3年的典型航天器,其舷窗玻璃的临界安全(非穿透)厚度至少为12mm. 相似文献
27.
张明德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5,(9):20-27
电子反制是指一切破坏和干扰敌方雷达或光电系统检测我方目标信息的技术,也就是使敌方不能有效的获取、传输和利用电子信息,藉以影响、延缓或破坏敌方指挥决策过程与制导武器的使用。运用的方式包括破坏性(destructive)与非破坏性(nondestructive)两大类:破坏性电子反制是以电磁能(如电磁脉冲)、定向能(激光、微波)或反辐射武器直接攻击敌方人员装备;非破坏性电子反制即俗称的软杀伤(SoftKill).主要是通过使对方感测器收到辐射或散射的干扰信号,来破坏或欺骗其正常的作业,进而保护己方作战平台或军事目标兑遭敌方导引武器的攻击, 相似文献
28.
交互式PID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PID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单片机可以方便地实现对PID参数的选择与设定;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讯,实现工业过程中的交互式PID控制。 相似文献
29.
采用EDF(Earliest Deadline First)与轮询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简单的VOQ(Virtual Output Queueing)分组调度算法提供基于流的时延确保.VOQ队列采用EDF的策略裁决分组流的竞争,输入输出端口采用轮询方式匹配.此时VOQ中分组到达至成为头分组的时间以及分组成为头分组至传输到相应输出端口的时间,分别对应于OQ中的分组排队等待时间及服务时间.通过对所得算法详细的理论分析,给出了流时延界及流分组到达的显性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本文的理论结果不仅为设计更为有效的算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判别不同流的时延要求是否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直接分析的手段.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