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7篇
  免费   976篇
  国内免费   1280篇
航空   3586篇
航天技术   1844篇
综合类   1008篇
航天   18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396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292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61.
现代自然层流翼型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设计跨声速自然层流翼型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本方法采用“正反迭代、余量修正”设计原理,通过将跨声速翼型设计软件NPU-TD2D中的反设计程序进行改进,并与含有层、湍流混合边界层修正的跨声速层流翼型计算程序DLRBGKWALZ耦合,实现了在跨声速粘性流动条件下直接设计层流翼型。亚、超临界的设计实例和风洞验证表明,本方法可以在几个设计迭代内设计出压力分布、转捩位置及气动参数均准确收敛于设计目标的新翼型,是一种设计现代自然层流翼型的有效而实用的CFD方法。  相似文献   
96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凹型面埋入式涡流发生器的工作机理。并介绍在一个小宽高比二元单边凹壁亚声扩压壁前段出现气流分离,角落区域有倒流的情况下,采用适当几何参数的该型式涡流发生器大大减小分离区的范围,从而提高了扩压器静压恢复系数和减小总压损失系数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63.
固体药柱的大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本华  刘晓  张戈 《推进技术》1993,14(5):25-30
采用物质描述法,选择初始构形作为参考构形,导出以Kirchhoff应力和Green应变表示的粘弹性大变形本构关系和有限元方程,利用TotalLagrangian增量法进行求解,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4.
由于直升机的速度较低,一般最大速度不超过350km/h,机身的气动外形对飞行性能的影响相对固定翼飞机来说较弱。因此,有人说直升机气动特性主要是旋翼气动特性。就直升机本体技术而言,传动系统和旋翼系统是直升机最重要的关键部件,反映了直升机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965.
邢菲  张帅  邹建锋  郑耀 《航空学报》2010,31(10):1914-1918
 驻涡燃烧室(TVC)与传统旋流燃烧室相比采用不同稳焰方式。在前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贫油熄火(LBO)性能进行归纳总结,参考并与Lefebvre基于化学反应的贫油熄火经验关系式相比较,提出适用于采用煤油为燃料、蒸发管方式供油的驻涡燃烧室的贫油熄火经验关系式。针对驻涡燃烧室提出的贫油熄火经验关系式包含了蒸发管雾化性能、主流气流量和凹腔卷吸气流量等因素,对比经验关系式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966.
大上翘机身后体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有大上翘角的运输机机身后体设计中,目前国际上多以上翘角、长细比、收缩比和扁平度4种主要几何参数作为机身后体的设计原则。以国际上3种典型运输机为研究原型,构造了3种大上翘后体机身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3种机身的阻力与绕流特性,综合分析了上翘角、长细比、收缩比和扁平度4种几何参数对机身阻力和绕流特性的影响及其描述大上翘后体形状对阻力特性影响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仅占总阻力15%~20%的压差阻力决定机身的阻力特性,机身减阻应从减小压差阻力入手;后体截面形状是影响压差阻力的关键因素,而扁平度不能准确完整地描述后体截面形状对压差阻力的影响,采用近圆度及其沿机身轴线的变化描述后体截面形状的影响更为合理。提出了应以上翘角、长细比、收缩比、近圆度和近圆度沿机身轴线的变化率5种参数为主作为大上翘机身后体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67.
基于复杂型面薄壁零件成形的电铸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学磊  朱增伟  章勇  朱栋  朱荻 《航空学报》2010,31(10):2068-2074
 在航空、航天领域存在诸如风洞喷管、波导元件和叶片电极等异型薄壁零件,采用常规加工方法对这些薄壁零件进行加工时存在着难加工的问题,利用一种新型的电铸技术——阴极平动式游离粒子辅助磨擦电铸技术对其进行直接成形加工。在电铸过程中,阴阳极之间添加不导电的游离粒子,随着阴极的不断运动,游离粒子能够周期性地对电沉积层产生磨擦、抛光、挤压作用,以此来提高表面质量,强化电铸层。与传统电铸技术所制备的电铸镍层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游离粒子辅助磨擦电铸技术能够获得表面光亮、平整电铸层;电铸层(200)晶面的衍射强度明显降低,(111)和(220)晶面的衍射强度显著提高;电铸层的机械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比传统电铸工艺提高了一倍左右。以此为基础,成功制备了复杂型面叶片阴极,其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68.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数字智能伺服控制器。围绕控制器的硬件设计、电机控制策略和软件设计3项关键技术展开研究,重点描述控制器的硬件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控制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9.
叶型偏差对涡轮性能影响的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叶型的加工和装配误差难以避免,这将对涡轮的气动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模拟结合整机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叶型偏差对涡轮气动性能及内部非定常流动细节的影响,并比较了定常和非定常计算结果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工作范围内,叶型偏差都会造成涡轮性能的明显下降,通道涡和泄漏流的发展、前缘吸力峰的强度、激波的形态和强度等流动结构以及叶排间的非定常相互作用都会随叶型的变化而显著改变,而非定常数值模拟对涡轮气动性能和流动结构受叶型偏差影响的捕捉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70.
基于Shannon复数小波和时间反转聚焦的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雷  袁慎芳  苏永振  张逍越 《航空学报》2010,31(12):2417-2424
 在飞机结构上,复合材料结构大量应用。该种材料结构容易受到外界冲击而产生内部脱层等损伤,所以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冲击事件进行在线结构健康监测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克服信号在复合材料结构中传播存在的频散、多种模式及模式转换的现象给冲击定位带来的困难,研究了一种基于Shannon复数小波和时间反转聚焦的复合材料结构多源冲击成像定位方法。分析了信号的时间反转聚焦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冲击响应信号时反合成成像方法。针对宽带的冲击响应信号,利用Shannon复数小波变换提取冲击响应信号中特定尺度下的信号成分参与到成像过程中。整套方法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上得到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地对冲击监测区域中的多个冲击源进行成像和定位,冲击定位误差不超过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