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7篇
  免费   9850篇
  国内免费   2574篇
航空   20249篇
航天技术   2872篇
综合类   1234篇
航天   3446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555篇
  2019年   1185篇
  2018年   1368篇
  2017年   1289篇
  2016年   1342篇
  2015年   1380篇
  2014年   1372篇
  2013年   1327篇
  2012年   1336篇
  2011年   1309篇
  2010年   1407篇
  2009年   1444篇
  2008年   1307篇
  2007年   1072篇
  2006年   911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510篇
  2001年   524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615篇
  1998年   553篇
  1997年   466篇
  1996年   384篇
  1995年   338篇
  1994年   334篇
  1993年   342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399篇
  1990年   357篇
  1989年   374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128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出流结构对涡轮叶栅端壁气膜冷却效率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涡轮叶栅端壁上游不同气膜冷却结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吹风比情况下,涡轮叶栅端壁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圆柱形孔冷气射流在孔下游与主流相互作用形成一对转动方向相反的耦合涡,对涡轮叶栅端壁的气膜冷却效果不利.前向扩张孔降低了孔下游耦合涡的强度,对涡轮叶栅端壁总体气膜冷却效率要优于圆柱形孔.前向扩张缝结构增大了射流宽度,冷却了孔间端壁,对涡轮叶栅端壁总体气膜冷却效率要优于圆柱形孔和前向扩张孔.   相似文献   
922.
对跨、超声速吸附式压气机平面叶栅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针对若干抽气位置、抽气量和流动条件不同的叶栅工作状态进行,结果表明:一般在通道激波后、附面层分离前抽气对控制叶片附面层在逆压力梯度区的发展、抑制分离、降低叶栅损失、升叶栅气动性能有较明显的效果;在跨声速叶栅中,抽气量大于某个时抽气才能起到减小损失、改善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3.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羽流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羽流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物理模型,简化并离散电子动量方程,运用单元粒子-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混合法模拟非稳态羽流流动.假定脉冲周期内推进剂粒子按正弦规律进入流场,分析流场中电势、电子、离子和原子数密度分布随着时间变化情况,并通过与已有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研究表明:模型能在垂直和平行于推力器极板的两个平面内预测等离子体羽流流场参数.该研究方法、结果对更深入研究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羽流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4.
研究了振梁加速度计温度误差建模及补偿问题。分析了振梁加速度计受温度影响的主要因素,应用最小二乘算法得到零偏、标度因数与温度的多项式拟合关系,进而得到振梁加速度计的温度误差模型。利用该误差模型进行温度补偿。结果表明:经过温度建模和补偿,振梁加速度计精度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25.
组合导航可视化仿真是验证多传感器组合导航方案、算法正确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曲线、图形的方式对多传感器组合导航过程进行三维直观演示。为充分验证所提出的惯性/星光/卫星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设计了基于VC++的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的算法可视化仿真验证系统,采用任务分离技术分配主辅线程实现界面显示和算法运算并行工作,同时利用API函数实现高效、高速的串口传输和界面显示,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可以满足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可视化仿真演示的需要,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26.
捷联惯性测量系统中陀螺仪线性度分段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小型化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的陀螺仪线性度在不同角速率下差异较大,提高精度需要修改硬件。本文在硬件不变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分段补偿的软件设计方法,即在不同的速率点采取不同的标度因数。试验数据表明,补偿后的陀螺仪线性度得到提高,达到指标要求,证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7.
机箱电磁屏蔽效能的优劣影响惯导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而孔缝是造成电磁泄露的重要原因。本文运用FEM分析计算软件Ansoft HFSS,分析了缝隙的形状和不同组合对机箱屏蔽效能和谐振频率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措施提高屏蔽效能。并对惯导系统电子设备机箱的设计进行了比较,为选择屏蔽效能较好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8.
光纤惯性测量组件的误差标定改进算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纤惯性测量单元的误差标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十二位置标定算法。分析了算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标定的流程。与传统的标定方法相比,新方法在不降低标定精度的前提下无需对北向进行定位,而且仅需单轴转台。在该算法的基础上利用LabVIEW软件构建了一套IMU误差智能测试平台,实现了对惯性元件安装误差、标度因数误差、零偏以及陀螺标度因数非线性度的自动标定,避免了手动标定时繁琐的操作,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9.
微小型导航、制导与控制(MGNC)集成一体化电气单元需要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较多,且算法复杂,本文采用流水线与高速串行总线技术,实现了集成一体化电气单元电路的多路、实时、同步采样。并对GNC软件中组合导航算法的Kalman滤波器进行了降维处理,车载导航试验表明该设计方法可有效提高组合导航软件的实时性与智能性,为最终提高GNC软件运行速度和效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30.
高声强下多狭缝共振腔的吸声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深入理解高入射声强下多狭缝共振腔吸声机理,采用低频散低耗散的计算气动声学方法对二维多狭缝共振腔开展直接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对标准单狭缝共振腔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随后相同的数值模拟方法被应用于相同穿孔率的多狭缝共振腔的数值模拟中.结果显示:高声强下涡脱落对吸声系数的贡献占据了主导地位,各入射频率下均超过68%.多狭缝低频时会导致脱落涡总能量的下降,而高频时升高;而黏性耗散作用随着共振腔狭缝数目的增加而增强.因此综合作用下低频时多狭缝共振腔对吸声效果影响不大,但在高频时多狭缝共振腔有更好的吸声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