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64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Tolerance desig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liability design for electronic circuit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nly focuses on the consistency of output response. It is not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products.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state of related fields and proposes a method of multi-objective reliability tolerance desig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put response and operating stresses on critical components are both defined as design objectives. Critical components and their operating stresses are determined by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 and fault tree analysis (FT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sensitive parameters that affect the design objectives significantly. Monte Carlo and worst-case analysis are utilized to explore the tolerance levels of sensitive parameters. Design of experiment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are applied in this method. The optimal tolerance levels are selected in accord with a quality-cost model to improve consistency of output response and reduce failure rates of critical components synchronously. The application in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drivers indicates details and potential. I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 mor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circuits.  相似文献   
12.
跳跃式跨大气层飞行弹道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跳跃式跨大气层飞行弹道的特殊性,建立了其飞行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其弹道进行了仿真分析,得知乘波构型是跳跃式跨大气层飞行器理想气动布局,研究对比了跳跃弹道和惯性弹道的不同性能,结果表明跳跃飞行具有惯性飞行所无法比拟的突防能力。所得结论对跳跃式跨大气层飞行和未来新型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户星天线空间扫描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翟坤  李顺利  杨涤 《航空学报》2008,29(5):1308-1313
 天线空间扫描过程是建立中继卫星系统星间链路的关键阶段之一。首先分析比较了水平行扫、螺旋扫描和分行螺旋扫描策略,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轨迹预处理算法,设计了一种变速分行螺旋扫描策略。然后采用蒙特卡罗仿真分析了用户星天线开环回扫指向精度,近似确定了天线空间扫描的范围。最后通过仿真比较等速分行螺旋扫描和变速分行螺旋扫描策略,并仿真了用户星天线捕获中继卫星的过程,通过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变速分行螺旋扫描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局部等厚度的共翼型舵对潜艇尾流场优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潜艇桨盘面伴流的不均匀性是影响螺旋桨在工作时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关键因素,潜艇指挥台围壳和尾舵产生的马蹄涡是导致桨盘面伴流不均匀性的重要原因。为了抑制尾舵处形成的马蹄涡,设计了一种局部等厚度的共翼型舵,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其对尾流场不均匀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局部等厚舵可以使尾流场相比非共翼型舵不均匀度下降40%以上,并且在相同舵角下舵力显著增大;安装局部等厚舵的同时在围壳处安装消涡片可以使不均匀度下降60%以上;减小局部等厚舵的最大厚度和增大首部曲率都可以进一步改善尾流场,且舵力不受损失。局部等厚舵形式简单,对尾流场和舵力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扫掠法的六面体网格生成算法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扫掠法的六面体网格生成算法,该算法通过源和目标曲面参数域间的近似最小二乘仿射映射将源曲面的网格投影到目标曲面,并利用背景网格插值的方法计算内结点,从而将2.5维实体生成六面体网格。该算法避免了空间网格投影过程中耗时的“寻根”过程,并且不需要导致效率降低的网格优化,能够处理各种2.5维实体,生成的网格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激光冲击强化提高均压孔结构的疲劳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激光冲击强化的方法提高均压孔部位疲劳寿命的可行性.使用流水约束层和铝箔涂层,利用波长为1 064 nm,脉宽为20 ns,能量为35 J,光斑直径为5 mm的YAG激光器对试样进行了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均压孔部位疲劳寿命.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断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疲劳寿命提高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5M1E”过程管理方法,采取“由下至上”与“由上至下”相结合的识别模式对航天器产品AIT过程共性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建立统筹解决、分级治理以及成果固化的工作机制对共性质量问题进行治理。利用这些综合方法对过冷器水堵问题开展了系统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明了5MIE方法对于加强共性质量问题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虚拟装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装配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模式,在实际生产之前,首先在虚拟制造环境中完成虚拟产品原型代替实际产品进行试验,对其性能和可装配性等进行评价,从而达到整个产品全局最优,缩短产品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产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通用彩色监示器会聚原理为基础,对EFIS──700系统显示器EDU──766中的会聚电路(A3卡)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给出实际电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制了急冷及普通Al基中间层材料,并对其性能及其在对Si_3N_4陶瓷进行扩散焊时用作中间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基中间层经急冷凝固处理后组织细小,成分均匀,硬度高,熔点低。接头的剪切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扩散焊工艺条件下,急冷中间层接头的剪切强度明显高于普通中间层接头的剪切强度。其中急冷Al-Si-In-Ti-Zn-Mg中间层接头在扩散焊温度为475℃时(保温时间30min,压力为15MPa),强度最高(50MPa)。随着扩散焊温度的提高,接头剪切强度明显下降。断口分析表明:接头均断在界面附近。界面附近的富In相是接头强度的薄弱环节。随着扩散焊温度的提高,富In相尺寸增大,接头强度下降。急冷Al基中间层扩散焊连接Si_3N_4陶瓷的机制是:活性元素Ti向界面扩散富集并与Si_3N_4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界面相TiN,同时中间层中的Al也向界面富集并与Si_3N_4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IN界面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