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2篇
航空   244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75篇
航天   11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先利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铁镍和铁钴氧化物前驱体,通过对前驱体在氢气中进行热处理,制备得到还原Fe25 Ni75、Fe50Ni50和Fe50C050合金粉.通过SEM、XRD分别对合金粉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测量了合金粉的静磁性能以及0.5-6 GHz的磁导率,并通过传输线理论计算了合金粉的微波吸收系数.结果表明:氢气还原后的Fe25 Ni75、Fe50 Ni50和Fe50c050分别为单一Ni3Fe相、FeNi相和FeCo相,晶粒大小分别为53、66、36 nm,舍金粉具有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Fe50Ni50合金粉在2.5-6 GHz吸收系数低于-10 dB,具有优异的微波中低频段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52.
F—12/CF混杂复合材料纵向拉压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F-12与HTA-P30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纵向拉压性能,结果表明,该混杂复合材料体系的纵向拉伸强度均低于混合定律的预测值,表现出明显的混杂负效应,而纵向压缩强度表现出混杂正效应,且拉伸强度的混杂效应比压缩强度的大,材料的拉压破坏模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3.
综述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包括纳米粒子的结构和性能,及其在聚合物基体中聚集形成高次结构的特征和协同性能  相似文献   
154.
介绍了热等静压法制B/Al复合型材的工艺过程,对热等静压法制备B/Al复合型材的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获得了制备B/Al复合型材,可一次成型多根质量符合要求的常用形式的B/Al复合型材。  相似文献   
155.
直升机抗噪声疲劳设计中的噪声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以空气动力理论为基础,对直升机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描述了直升机的噪声特性;然后,对直升机噪声测量的测试系统进行了阐述,并以小松鼠直升机为例,给出了直升机噪声测量的飞行航迹;还对直升机噪声的几种评价标准进行了说明,以实测数据为例介绍了直升机噪声处理的常规方法,其中包括A计权、1/3倍频程及声暴露级SEL等的计算;最后,给出了典型的数据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56.
采用NOL环拉伸与剪切实验,研究了纤维吸水对F-12/胺环氧体系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吸水后,NOL环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下降了7.2%和2.5%,而剪切强度提高了36.4%,SEM照片显示,干态纤维复合材料和湿态纤维材料破坏模式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7.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爆炸喷涂Al2O3陶瓷涂层的组成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热焓制度下制备的涂层组织致密均匀,具有较好的结合力、高的显微硬度及低的残余应力,是良好的耐磨耐热陶瓷涂层。经工艺优化选择出爆炸喷涂工艺的最佳气体流量参数。  相似文献   
158.
采用EWB作为计算机辅助分析工具,对典型非正弦周期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能克服对非正弦周期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或对非正弦周期电路进行研究所受到的硬件限制,并可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有利于电子电路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9.
本文讨论了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动态试验设备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半物理模拟试验设备的方案论证。同时对液压伺服控制的泵—马达动力系统的设计,静态和动态计算,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校正及调试结果分析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