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52篇
航空   383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45篇
航天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分析了对转涡轮方案的影响因素,推导了带导叶对转涡轮基元级速度三角形参数与涡轮效率和出功比的关系,进行了速度三角形的分析,得到了带导叶对转涡轮速度三角形的设计规律。为验证此规律,选取了基元级基本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考虑冷却的1+1对转涡轮气动方案的设计;并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对所设计的气动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完成的涡轮气动方案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选取的速度三角形基本参数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2.
邹东阳  林敬周  黄洁  刘君 《航空学报》2021,42(3):124141-124141
给出了一种基于非结构动网格技术的三维激波装配方法。在该方法中,三维激波面由被标记为激波属性的网格点连接构成,标记为激波属性的网格点称为激波点。激波点具有两组参数分别代表激波的上下游,利用激波点上下游参数求解R-H关系式获得激波点运动速度。非结构动网格技术的使用允许激波大幅度运动,降低了对初始激波位置的要求。通过引入网格属性定义避免了对计算网格进行分区,增加了装配激波的灵活性。通过球柱体绕流问题验证了该三维装配方法的合理性,针对三维激波装配中比较困难的交点装配问题,通过对三维激波反射以及三维激波相交等算例进行研究找到了可用的三维激波交点运动速度的确定方法,保证了激波运动过程中交点运动与流场求解之间的相容性,获得了相应的装配结果。  相似文献   
163.
Ti–15V–3Cr–3Sn–3Al(Ti–15–3), a kind of metastable beta titanium which has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good cold-formability, is highlighted for applications in the aerospace manufacture industry. However, the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its formability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is still a challenge at present. In this work, a step deform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uperplasticity improvement of coarse grained Ti–15–3 plates at temperatures around its beta transus. The effects of the strain rate and the strain at the first stage on the superplasticity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an increase of the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and a decrease of the flow stress under the step deformation mode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under constant strain rates at 780℃. The maximum strain to failure obtained in the step mode is 93% higher than that deformed in the constant strain rate mode. Strain rates, strains at the first stage, and temperatures have influences on the superplasticity improvement.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is concluded as subgrain formation accommodated by grain boundary sliding rate-controlled by dislocation climb. The improved m value in the step deformation is accounted to the extra dislocation density produced during the strain rat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64.
为研究某动力涡轮盘GH4169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基于Paris公式建立裂纹扩展模型,完成3维裂纹扩展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试验方案;采用电火花加工工艺在轮盘不同考核部位预制模拟裂纹,以缩短裂纹萌生时间;在高速旋转试验台上进行高温低循环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试验过程中,在20500 r/min上限转速下进行9000次循环未发现裂纹,提速10%后进行3000次循环发现裂纹;又进行1700次循环,轮盘破裂。试验结束后,利用扫描电镜对疲劳断口进行观察,获得断口宏观、微观特征。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仿真分析计算得到的裂纹扩展速率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165.
同轴旋转圆台环隙内流体的流动是基于经典的两同轴旋转圆柱环隙内泰勒库特流的一种扩展研究。通过流动显示实验和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圆台环隙的内部流场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化的研究,分析涡运动的周期性规律,探究圆台环隙内雷诺应力分布和水位高度对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涡列周期性明显且整体在下移,当脉冲数为100脉冲/s时,环隙内形成均匀分布的正反交替的涡;当脉冲数为200~500脉冲/s时,存在快慢交替的分裂周期;在3种水位高度下也都存在明显周期性分裂,只是周期时间和涡的个数不同;平均流场存在上凸型外向流和下凹型内向流2种流态,流态的差异是离心力与静压力双重作用的强弱变化所致;雷诺应力分布中,径向正应力占主导,并主要集中在环隙中部。   相似文献   
166.
针对航天器混响声场中的声振预示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声场载荷空间相关性的混响载荷建模方法,该方法能够简化声振分析的建模过程,提高分析效率。首先基于波动理论给出了混响载荷空间相关性的理论模型;随后结合工程需求,提出了基于Rayleigh积分和互易关系的混响载荷建模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其满足混响载荷的空间相关性理论模型;最后采用典型算例对建模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声场载荷空间相关性对声振预示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7.
多用户特征是交互桌面的核心特征.多用户围绕交互桌面进行面对面协作过程中体现出一些新的协作方式,这种体现新型协作方式的界面是一种新型界面设计范型,即“协作式界面”.分析了协作式界面的并发操作等6个特征和5种新型协作方式.在设计方面,提出了协作式界面的设计范型,并采用层次状态机对典型协作方式进行了形式化描述与设计.在实现方面,构建了一套体现上述协作特征和协作方式的控件库,基于该控件库实现了2个示例性应用.最后开展了用户实验,并利用李克特量表对实验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基于交互桌面的协作式界面设计在决策质量、协同标绘效率、协作可视化能力方面都提高了60%以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8.
为了提高复杂运动情况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成像精度,结合时域后向投影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同空间后向投影的InSAR成像与相位提取方法,分析后向投影多普勒补偿函数与干涉相位的关系,通过各天线回波投影到相同的成像空间,再构造相位补偿函数进行相干积累成像。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复杂运动情况下本文方法较传统频域算法获得更好的InSAR成像和干涉相位质量,且该方法还可在成像过程中实现InSAR图像配准、去平地效应的一体化处理,简化了InSAR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69.
针对航天器中频段的力学环境预示问题,提出了一种航天器结构混合线连接建模方法。首先应用波动理论推导了波数空间下的线连接动态刚度矩阵,然后通过构造线连接处的位移形函数,采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建立混合线连接模型。提出了模态插值、三角波和Shannon小波三种形函数构造方法,并对三类形函数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典型结构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线连接建模方法具有较好的预示精度,可应用于航天器结构的中频段的力学环境预示。  相似文献   
170.
1+1/2对转涡轮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掌握对转涡轮内部的复杂流动以改进航空燃气轮机的设计,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所设计的1+1/2对转涡轮内部非定常流动进行了研究,将定常和非定常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定常结果与定常结果相比出功比减小,总效率约减小0.44%,流量基本不变,其中尾迹、激波、位势作用以及泄漏流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非定常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