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7篇
  免费   885篇
  国内免费   462篇
航空   2497篇
航天技术   413篇
综合类   248篇
航天   76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针对大型结构的谐振频率低,用于其模态测试的振动通道多,系统复杂的特点。本文系统介绍了一种频率范围为0.1Hz~20Hz可用于现场低频振动测试系统校准的振动校准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运载火箭等大型结构模态试验的振动测试系统的现场整体校准问题,对于提高模态试验的效率,节约送检时间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2.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无人船组网数据链的SC-FDE突发通信时隙的帧结构,通过计算前导序列和独特字(UW)序列的自相关函数,调整差分相关长度,提出一种适用于多模式帧结构的载波同步方法。最后,通过仿真评估了所提出算法在不同条件下的有效频偏估计范围、频偏估计精度等性能,为算法工程实现的主要设计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3.
针对行星大气进入、动力下降过程动力学环境及约束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回顾了近年来行星着陆轨迹优化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行星着陆轨迹优化技术在动力学特征、约束条件、不确定环境方面的特点,从非线性动力学的等价/近似变换技术、复杂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轨迹快速求解技术、不确定条件下的能控/能达性分析技术三个方面,对行星着陆轨迹优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784.
倾转旋翼机是当前旋翼飞行器研究的热点,但有关舰载倾转旋翼机着舰域耦合流场的研究还很少。以两栖攻击舰(LHA)和V-22"鱼鹰"倾转旋翼机为研究对象,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对舰载倾转旋翼机着舰域耦合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探讨了不同着舰高度时机/舰耦合流场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倾转旋翼尾流会与舰船脱落涡、甲板舷涡以及舰岛艉涡发生较强的"涡-涡干扰"现象,加大了耦合流场的湍流强度;舰船流场的低频非稳态特征会导致旋翼桨盘气动载荷发生显著的波动,不利于飞行操纵;垂直降落过程中,舰船甲板会形成"前低后高"的压力分布特征,倾转旋翼RMS气动载荷值也会明显增加,降低了着舰安全性,且右旋翼RMS气动载荷值比左旋翼平均大一倍以上,这也表明右旋翼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气动环境。  相似文献   
785.
含天然与人工内部缺陷轮盘裂纹扩展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达到应用人工内部缺陷获得轮盘裂纹扩展特性,开展了含天然与人工内部缺陷轮盘高速旋转低周疲劳裂纹扩展对比试验,并通过无损检测分析、断口分析研究了裂纹扩展特性的差异,提出了含人工缺陷轮盘损伤容限分析思路。无损检测更易识别人工内部缺陷的特征及其变化;人工缺陷区呈碎裂状,有大量的晶间断裂,与天然缺陷区有明显差异;非缺陷区两者无明显差异。天然与人工缺陷区的裂纹扩展速率分别为0.2-0.4μm/次、0.6-1.2μm/次,均远大于基体材料理论值;1#盘加载突变区外断口反推寿命与第二加载阶段循环数的最大误差是12%;2#盘缺陷区外断口反推寿命占总循环数的44.9%-51.9%。基于人工缺陷区定义初始裂纹,排除人工与天然缺陷差异的影响,可获得轮盘裂纹扩展特性。  相似文献   
786.
Robotic belt grinding has emerged as a finishing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for machining components with high surface finish and flexibility.The surface machining consistency, however,is difficult to be guaranteed in such a process.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a method of hybrid force-position control combined with PI/PD control is proposed to be applied in robotic abrasive belt grinding of complex geometries.Voltage signals are firstly obtained and transformed to force information with signal conditioning methods.Secondly, zero drift and gravity compensation algorithms are presented to calibrate the F/T transducer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robot end-effector.Next, a force control strategy combining hybrid force-position control with PI/PD control is introduced to be employed in robotic abrasive belt grinding operations where the force control law is applied to the Z direction of the tool frame and the positon control law is used in the X direction of the tool frame.Then, the accuracy of the F/T transducer and the robotic force control system is analyzed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force control in the robotic grinding process.Finally, two typical cases on robotic belt grinding of a test workpiece and an aero-engine blade are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practic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proposed.  相似文献   
787.
788.
通过对扭矩量值传递中有关器具工作原理及工作时受力的分析,指出了用扭矩扳子检定装置检定扭矩扳子时检定结果难以一致的原因,给出了解决办法,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89.
通过冻融和化学侵蚀试验,研究了NW-056A机场道面除冰液对道面水混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以及在道面除冰液环境下两种新型混凝土保护剂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①混凝土在道面除冰液中冻融后表面无明显剥落现象,相对动弹模损失率比在水中小很多,道面除冰液延缓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②混凝土在道面除冰液常温浸泡下表面无剥蚀现象,但强度比在水中降低很多,因此存在化学腐蚀.且主要表现为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缓慢损伤;(④两种新型混凝土保护剂均对预防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以及除冰液环境下的腐蚀破坏起到一定作用,涂刷混凝土保护剂是提高混凝土道面耐久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90.
空间可展桁架结构等效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航天重大工程的逐步实施,桁架式空间可展结构正朝着大型化、轻量化和多功能等方向发展,该类桁架结构具有周期性、大柔度、构型复杂等特点。为满足大型空间结构的高精度、高可靠性要求,其动力学建模、非线性振动与振动控制等问题越来越复杂且难于处理。因此,大型空间可展结构的等效连续体建模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着重介绍大型空间可展桁架结构等效动力学建模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等效动力学建模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已取得的成果,提炼出等效动力学建模和与之相应的非线性振动与振动控制研究领域中亟待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