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197篇
航空   1292篇
航天技术   279篇
综合类   102篇
航天   4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61.
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和美、英等国会计准则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应用范围一再扩展。受这一趋势的影响,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部分具体会计准则中开始引入公允价值,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先后经历了“引入、回避、重新引入”的曲折过程。重新引入公允价值成为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但面临着市场环境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整体水平偏低、会计监督体制不健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因此,我国应当采取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道德教育与业务培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强化外部审计监督等措施,以促进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本文明确了指导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建设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办法,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为学校的学生工作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3.
郑无计  李颖晖  周驰  武朋玮  董泽洪 《航空学报》2019,40(4):122478-122478
结冰严重破坏飞机的动力学特性,使飞机的非线性和动力学耦合特性表现明显,导致传统的安全预警方法无法准确有效地评估飞行存在的潜在风险,易引发飞行事故。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边界的新型安全预警方法,该方法可综合考虑飞机的动力学耦合特性,可为结冰飞机的实时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首先,基于微分流形理论确定结冰飞机精确的动力学边界,并详细分析了飞机结冰对动力学边界的影响;其次,利用动力学边界相对距离对飞行风险进行量化,结合动力学边界的特性确定了安全预警的方法;最后,搭建了飞行仿真训练系统,并以着陆为训练科目,通过与传统迎角安全预警方法对比,得到基于动力学边界安全预警方法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迎角限制方法,动力学边界安全预警方法可提前发现飞行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且基于此方法的飞行训练系统可对驾驶员进行结冰安全操纵训练可提高结冰飞机的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64.
着陆姿态对地外天体表层采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层采样技术是获得地外天体特性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地外天体采样任务的一项关键技术。文章结合4自由度表层采样装置的特点,建立了表层采样装置的逆运动学模型,分析了极限着陆姿态下表层采样装置安装位置在当地参考坐标系中的变化,并针对一次封装与二次封装过程中表层采样装置的位置和姿态要求,明确了末端采样器姿态补偿方法,提出了着陆姿态对表层采样影响的分析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分析着陆姿态对表层采样的影响,可为表层采样装置适应性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5.
整机总体性能仿真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全寿命 周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70多年来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总体性能仿真的发展成果,梳理了各时期总体性能仿真的发展历 程。从基本方法、模型精细化、求解算法和修正方法等角度,分析了国内外以部件级模型为代表的基于物理机理的总体性能仿真 方法研究现状;探讨了以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在总体性能仿真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机 载模型、机理-数据混合模型和多维度模型基本方法和主要成果。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认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 轮机总体性能仿真应向物理机理模型更精细化、人工智能技术更深入和应用模型构建更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6.
本文重点介绍了教学评价系统的前端测评器的软硬件开发技术。测评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客户端(AT89C51);2、主控端(AT89C52);3、计算机端(VC++编写界面)。主控端通过串行总线与所有客户端通信。读入客户端数据存放在主控端的RAM中。主控端与计算机ISA总线相连,将主控端RAM中的数据送到计算机中去,然后由VC++处理数据,最后计算机以文字、图形、声音的形式反映各个客户端的信息。测评器主要应用于中小学课堂、娱乐、投票、选举等方面,实现选择及抢答等功能。  相似文献   
67.
利用脉冲星估计星载原子钟钟差是实现卫星自主守时的途径之一。为充分分析基于脉冲星的自主守时系统性能,利用实测的星载原子钟钟差数据和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neutron star interior composition explorer, NICER)的PSR B1937+21脉冲星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星载原子钟和脉冲星的误差特性。设计了脉冲星守时系统框架和星载原子钟钟差估计方法。以实测的星载原子钟钟差数据为基础,计算分析了脉冲星守时系统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若脉冲星的脉冲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 TOA)解算精度为1 μs/30 d,则原子钟钟差估计精度可达到优于1 μs的水平,初步验证了脉冲星守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8.
C919飞机全机静力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郑建军  唐吉运  王彬文 《航空学报》2019,40(1):522364-522364
介绍了C919大型客机全机静力试验的目的及任务需求,分析了试验特点和难点。从试验飞机支持、试验加载及控制、试验测量及监控、损伤检测及状态监测等方面制定了总体技术实现方案,验证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可靠,技术实现方案满足任务要求。试验中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试验综合加载平台设计技术优化了多系统集成,加快了试验准备速度,降低了试验准备风险;约束点误差转移控制技术将约束部位误差转移至非重点考核部位,提高了关键考核区域试验精度;机身双层地板双向加载技术优化了机身加载及扣重设计,改善了局部载荷的加载精度。技术成果为后续型号试验提供了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一种双钟型喷管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双钟型喷管高度补偿特点及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双钟型喷管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方案,进行了双钟型喷管基弧段及延伸段面积比优化,并与其他系统方案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对于地面起动的芯级发动机,采用双钟型喷管是提高发动机综合比冲性能以及运载器有效载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0.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错齿BTA钻头钻削环状工件单元切削仿真模型,以45#钢为工件材料,对错齿BTA钻头各刀齿切削不同直径的环状工件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钻削过程中错齿BTA钻头各个刀齿切屑的形成过程与变形特点,研究了环状单元切削力三分量随工件半径的受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错齿BTA钻头各刀齿切削力分量呈现出随半径增大而增大的非均匀分布规律,并且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对切削力分布规律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