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6篇
  免费   1370篇
  国内免费   606篇
航空   3875篇
航天技术   737篇
综合类   347篇
航天   134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9 毫秒
931.
平板表面薄圆柱绕流摩擦力矢量场全局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壁面摩擦力矢量场测量问题,基于剪切敏感液晶(SSLC)涂层技术建立了一种测量平板表面摩擦力矢量场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多视角测量原理,采用六台同步相机从不同方向同时采集SSLC涂层在摩擦力作用下的颜色变化,与采用单台相机相比能够降低测量噪声,并且具有测量非定常流动的摩擦力场的潜力。应用该方法测量了平板表面薄圆柱绕流的摩擦力矢量场,结果表明:(1)SSLC涂层能够以彩色方式定性显示壁面摩擦力信息;(2)通过对不同方向观测的SSLC涂层颜色进行分析处理,该方法能够高分辨率测量薄圆柱绕流的摩擦力矢量场,详细地捕获了流动特征;(3)同一份SSLC涂层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可用于测量不同的摩擦力矢量场。  相似文献   
932.
针对某型发动机地面试车时出现的滑油压力调节异常故障,分析了主滑油泵调压原理,建立主滑油泵滑油压力调节异常故障树,结合故障检查情况进行排查,确定了故障是由于弹簧垫盘和调压活门端面间隙小造成的,并在进行故障排除及装机验证之后,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修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33.
利用MCNP程序对450kV X光机建立模型,计算各参考辐射质下的原级谱、平均光子能量。对ISO 4037-1中已有范围的管电压与附加过滤片厚度关系曲线进行二次拟合,确定模拟厚度范围。利用MCNP计算各附加过滤组合下的平均光子能量值,并与外推法得出的平均光子能量值进行对比,将相对偏差最小时的附加过滤作为最终确定值。从部分能量点的模拟与测量结果的对比可看出,模拟得出的平均光子能量在2%以内与PTB及中国计量院测量结果保持一致,附加过滤最大相对偏差为18%。  相似文献   
934.
介绍了冲击响应谱基本概念及其试验设备的分类与工作原理,参考现行冲击试验台检定规程提出了针对该设备的校准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新型冲击响应谱试验设备校准装置,给出了典型冲击波形(半正弦、矩形、后峰锯齿)的冲击响应谱仿真计算结果并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完全一致,证明算法准确可靠,能够实现对冲击响应谱试验设备的校准。  相似文献   
935.
分析了试验过程中热电池电压异常波动的原因,最终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措施。该问题的解决对后续热电池的结构设计及工艺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6.
为使机载嵌入式信号处理系统性能更加均衡,更好地适应机载嵌入式环境,在比较三种传统的机栽信号处理系统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系统可伸缩、功能可重构的信号处理系统架构,并分析了其系统特性和关键技术。从可编程能力、处理性能、通用性以及可扩展性等方面比较了三种信号处理系统架构,结果表明:可重构信号处理系统架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能更好地满足机载嵌入式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937.
正China Manned Space Agency announced on April 2 that the Tiangong 1target spacecraft reentered the Earth’s atmosphere around 08:15 Beijing time on April 2 and came down in the middle of the South Pacific.Most parts were burned up during the reentry process.Tiangong 1 was developed by the  相似文献   
938.
The Kumtag meteorite strewn field was found in the Kumtag desert, 132 km south of Hami city in the Xinjiang province, China. It is an ellipse of 2.5 × 7.9 km, with a long axis extending along the northeast-southwest direction. The largest individual meteorite of the strewn field weighs about 10 kg; the smallest individual has a mass of only 27 g. In total, more than 100 individuals with a total mass of more than 180 kg were collected. The loc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ragments suggest that the Kumtag meteoroid entered the atmosphere in the direction Northeast-Southwest. All meteorites collected in this strewn field are samples from the same unique meteorite shower. The Kumtag meteorite is an H5 ordinary chondrite with a shock stage S2, and a weathering grade W2. The cosmic ray exposure age of Kumtag is 6.7 ± 0.8 Ma, which is rather typical for H chondrites and which indicates that Kumtag was derived from the massive impact event on its parent body ~7 Ma ago.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He has been lost during certain unknown processe(s) before the Kumtag meteorite was ejected from its parent body.  相似文献   
939.
针对影响薄壁微结构件超精密研抛的工艺因素,即单次进给量、研磨轨迹、研磨膏选择和去除量精确控制,通过大量的研抛加工试验,进行研抛工艺研究,得到能实现稳定和理想加工结果的研抛工艺,很好的满足零件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