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9篇
  免费   1258篇
  国内免费   509篇
航空   3517篇
航天技术   655篇
综合类   279篇
航天   119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对TC1 1钛合金施行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 ,得到 3种组织形态 ,研究了不同的组织形态的高温循环蠕变。结果表明 ,晶间 β组织具有低的循环蠕变速率 ,而随最大应力的增加 ,蠕变速率增加快 ;而等轴组织和片状组织循环蠕变速率较高 ,但随应力的增加 ,蠕变速率增加较慢。分析认为 ,晶界滑移行为对高温循环蠕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2.
月面高温下推力器可靠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落月后将经历月昼强红外辐射环境,由于推力器喷管导热影响,使推进剂管路与电磁阀面临高温环境,推进系统存在管路内氧化剂汽化和推力器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影响上升器月面起飞正常姿态控制。为了研究高温下推力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了高温下氟塑料阀芯与氧化剂相容性调研,提出了电磁阀和推力器可靠性增长及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分析了温度与电磁阀阀芯行程的关系,获取了高温环境下推力器的稳态及脉冲工作性能,在小子样条件下评估了推力器可靠性置信下限及月面起飞上升推进系统可靠度,通过月面高温排气及月面起飞上升姿态控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航天器在轨飞行验证,圆满完成了上升器月面起飞上升任务。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及思路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3.
结合辽宁省航空产业基础雄厚的现实条件,针对产业布局分散、产业整合度较低等具体问题,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对比论证,总结了全省航空产业资源的优势与不足,综合论述了辽宁省航空产业资源的整合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沈阳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和"五点一线"战略的实施,提出了尽早规划、与国有企业合作、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省部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4.
测试了ZnCr2O4-V2O5-Li2O-ZnO感湿体在H2、CO2、煤气、酒精蒸汽等气体环境中电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电阻值明显随环境温度变化但基本不受气体影响.  相似文献   
145.
描述了人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人的控制系统和技术控制系统。由于控制对象的复杂性,将其整个活动划分为多个子活动,位于不同的工作地点,在每个地点建立相应的人机系统,这就构成了以工作地点为基础的人机系统。依据工作地点之间的联系,确立人机的一现多样性:集中式、分散式、层次式。根据目前中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参考以工作地点为的人机系统设计方法,建立多层次的中国流量管理组织结构,实现有效的人机合作,以此协调各方面的活动与关系,保证空中交通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146.
文章阐述DSS系统实现的一种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案例进行模拟,证明系统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7.
在对发动机缸套磨损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降低发动机缸套磨损从而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8.
基于CS8900A的工业级嵌入式网络接口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工业级以太网络控制芯片CS8900A—IQ3在嵌入式Internet中的应用,以实例详细对比说明了其在8位和16位两种运行模式下的硬件和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49.
150.
区域空中交通流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排队论思想,结合区域控制的特点建立了区域流量控制模型,分析了郑州区域管制中心实施流量控制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仅考虑单独区域流量控制,将使航班延误的不利影响逐级放大,理想的流量控制应该全面考虑所有受影响的区域,合理地选择控制时段和控制间隔,最大限度地利用空域资源,减少航班延误,保证空中交通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