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34篇 |
免费 | 4266篇 |
国内免费 | 195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973篇 |
航天技术 | 2098篇 |
综合类 | 1011篇 |
航天 | 38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7篇 |
2023年 | 416篇 |
2022年 | 970篇 |
2021年 | 1028篇 |
2020年 | 912篇 |
2019年 | 801篇 |
2018年 | 836篇 |
2017年 | 939篇 |
2016年 | 681篇 |
2015年 | 837篇 |
2014年 | 763篇 |
2013年 | 848篇 |
2012年 | 992篇 |
2011年 | 1003篇 |
2010年 | 867篇 |
2009年 | 817篇 |
2008年 | 820篇 |
2007年 | 873篇 |
2006年 | 836篇 |
2005年 | 638篇 |
2004年 | 496篇 |
2003年 | 342篇 |
2002年 | 342篇 |
2001年 | 271篇 |
2000年 | 214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21.
822.
在高精密小电阻的测量过程中,由于接触电阻、测量线电阻及测量条件等都会对其测量结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对提高测量结果的置信度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用恒流源和数字电压表间接测量高精密小电阻的具体方法,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823.
824.
825.
大型训练模拟器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仿真系统(DIS),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文中介绍了一种采用两级网络结构的设计方案.详细说明了网络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控制方式,并说明了HLA标准在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6.
827.
航站楼离港客流量在短时期内呈现准周期性规律变化,易受航班计划、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点。为了实现航站楼短时客流量的准确预测,在传统K 近邻(KNN)算法基础上增加了航班计划状态模式匹配方法,以航班计划包含的多维属性作为特征选取相似历史运营日作为预测基准向量,建立基于航站楼短时客流量预测的双层K 近邻模型。通过实例分析,与ARIMA模型和传统K 近邻模型等进行比较,证明双层K 近邻模型预测误差更小,精度更高,模型拟合度相对传统K 近邻模型提高了8%~10%,为航站楼短时客流量精确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28.
风云三号C星GNOS北斗掩星电离层探测初步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风云三号卫星C星GNOS掩星探测仪电离层数据,分析了2013年10月FY-3C GNOS探测的北斗掩星电离层廓线分布,将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10日期间FY-3C GNOS观测的F2层峰值电子密度(NmF2)与地面电离层测高仪观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FY-3C GNOS北斗电离层掩星的探测精度.结果表明,FY3-C GNOS北斗电离层掩星与电离层测高仪探测的NmF2数据相关系数为0.96,平均偏差为10.21%,标准差为19.61%.在不同情况下其数据精度有如下特征:白天精度高于夜晚;夏季精度高于分季,分季精度高于冬季;中纬地区精度高于低纬地区,低纬地区精度高于高纬地区; BDS倾斜同步轨道(IGSO)卫星精度高于同步轨道(GEO)卫星和中轨道(MEO)卫星.FY-3C GNOS北斗电离层掩星与国际上其他掩星电离层数据精度的一致性对GNSS掩星探测资料的综合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29.
立方星是一种模块化的微小卫星,在科学探测与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立方星任务逐渐从近地轨道向深空扩展的发展趋势,以立方星月球深空任务为背景,利用商业器件设计并实现了初步的立方星姿态控制系统,以及姿态控制系统所必需的结构、电源、计算机等立方星子系统,同时给出了姿态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案及其硬件实现。在所搭建硬件平台上,通过测量飞轮控制器的阻尼系数,对控制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与标定,获得了与数值仿真一致的实物测试结果。针对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PD控制律,并在控制实验中实现了至任意姿态角的机动控制。 相似文献
830.
面向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分析需求,对月面上升段的轨迹优化及燃料消耗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基于上升器运动模型,建立以燃料消耗最优为目标考虑入轨约束的轨迹优化模型,通过Gauss伪谱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求解上升过程最优推力方向。改变运动模型中的初始推重比、入轨约束中的目标轨道参数,根据轨迹优化结果得到对应的燃料消耗,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上升器燃料消耗的影响。针对上升器非共面起飞的问题,提出了上升偏航、升交点调整、倾角调整3种方案,从燃料消耗的角度分析了各方案的适用情况,为未来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