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229篇
航天技术   32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崔笑蕾  詹梅  高鹏飞  李锐  王贤贤  雷煜东  马飞  张洪瑞 《航空学报》2021,42(10):525145-525145
用于塑性成形的大型金属板坯存在不可避免的几何以及性能波动,其参数波动呈现很强的分散性和随机性,难以准确地定量表征。金属板坯几何和性能的波动会显著增加其在塑性成形中变形的复杂性,导致成形质量及成形极限下降,尤其是在具有强烈不均匀变形特征的薄壁件拉深、旋压等塑性成形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极大制约了大型薄壁件的精确成形。从板坯几何和性能波动的表征方法,虑及几何和性能波动的薄壁件塑性成形有限元模型建立、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工艺参数设计及调控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虑及几何和性能波动的薄壁件塑性成形研究中仍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对发展薄壁件塑性成形理论与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2.
鸭翼-前掠翼气动布局纵向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掠翼布局由于其潜在的优势,在未来战斗机的研制中将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本实验通过可变前掠翼和鸭式前翼布局的风洞测力实验,重点分析比较了平板机翼在不同掠角下的纵向气动性能以及鸭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掠翼在大迎角时能有效提高模型的升力系数,小迎角时其升阻比也略优于后掠翼.前掠翼布局能有效推迟失速,具有良好的失速特性;前掠角较大时,升力系数曲线在失速迎角附近有一个升力系数的"平台",该布局具有"缓失速"特性.距离主机翼较远的鸭式前翼(模型M2)在主机翼前掠和后掠情况下,均可改善整体布局的失速特性,增大失速迎角,增强前掠翼布局缓失速的特点.近距耦合鸭翼(模型M3)显著提高了模型在大迎角下的升力系数.另外,主翼前掠和鸭式前翼布局飞行器具有较好的机动性.  相似文献   
293.
详细分析了巡航导弹末段飞行环境约束、飞行性能约束和作战任务约束,给出了障碍和威胁的处理方法,建立了约束条件对导弹飞行影响的数学模型。仿真实例表明:该算法能够找出满足各种约束条件的所有可行航迹。  相似文献   
294.
针对采用非线性较强的脉冲到达时间差、观测角等参数的固定单站无源定位跟踪系统,对辐射源作机动运动的可观测性进行分析,得到了与辐射源作匀速运动相同的可观测条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95.
可连续光滑偏转后缘的变弯度翼型气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变弯度翼型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其六种外形的绕流流场,分析了不同的连续光滑变形翼型与传统偏转翼型的气动特性,讨论了变形参数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气动特性的产生机理;与此同时,以形状记忆聚合物柔性蒙皮和机械结构实现了可连续光滑偏转后缘的变弯度翼型,并在风洞实验中测试了其气动特性。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可连续光滑偏转后缘的变弯度翼型能改进传统主翼-简单襟翼翼型的气动特性和流场分离特性;可变形段范围、转轴位置、后缘偏转角度、后缘高度等变形参数对气动特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96.
对舰载导弹固体助推器使用环境监测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监测系统总体方案。对监测系统硬件进行了选择,给出了部分电路连接图和监测系统软件设计。对监测系统样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固体助推器使用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297.
激波管所产生的非定常运动激波,若强度和形状能够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进行可控条件下的调节,将可望为燃料点火燃烧试验等提供具有独到优势的研究手段。基于激波动力学理论,针对激波管中所产生的平面运动激波,通过设计特定的上下壁面收缩型线,使初始平面运动激波,经收缩段(包括光滑凹形曲线段、斜直线段和光滑凸形曲线段)的变形和强度增加,再以平面波面形状进入较小截面直管段的连续转变过渡,得到了强度增加的平面激波。进一步对所设计的典型型线分别采用数值计算和试验的方法,考核分析激波运动过程中的形状变化,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型线设计的关键参数对激波增强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激波管方法,本文中所提出的收缩截面方法能更显著地增加平面激波强度;另外,还考察了初始入射激波马赫数对壁面型线和运动激波波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较强的初始入射激波来说,壁面型线对入射激波强度依赖较小,也就是说,当实际入射激波马赫数即使稍偏离设计状态时,仍然能得到近乎完美的平面形状增强激波。  相似文献   
298.
针对风洞实验观测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内部流动困难,不易获得内流道三维激波/边界层干扰主导的复杂流场结构的问题,通过拓展壁面丝线流动显示技术的潜力,在Ma∞5.9激波风洞中,借助高速摄影实时拍摄丝线流谱,并结合纹影、壁面压强测量以及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丝线的动态响应特性,丰富了内转式进气道的观测技术,获得了进气道的流场结构。采用预设堵块实验方法,在激波风洞中考核了内转式进气道模型的自起动能力。结果表明,直径约为0.1 mm,长度约为15 mm的402号涤纶/棉缝纫线的跟随性较好,能够直观、动态地显示出壁面流动分离区的范围,为判断内转式进气道是否起动提供了依据。内转式进气道模型在实验条件下能够自起动,起动状态下进气道唇口附近的波系结构以及前体压缩面的丝线流谱和压力分布与数值模拟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99.
以TiN,Ti和Al粉末为原料,按1∶1∶1.03的配比,经机械球磨混合后,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Ti_2AlN块体陶瓷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析烧结产物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在烧结温度为1300℃、保温2.5 h下,可获得物相比较单一的Ti_2AlN陶瓷材料,所得Ti_2AlN为六方晶系层片状结构,组织呈现出各向异性,晶体中存在孪晶;烧结产物中残存少量的纳米级TiN颗粒。  相似文献   
300.
简要介绍了一种生成反走样直线和圆的原理,然后用基于FPGA的硬件方法研制设计出该反走样图形发生器,提高了图形生成的速度。相比于100MHz-CPU的计算机软件实现,大约快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