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311篇
航空   1236篇
航天技术   324篇
综合类   214篇
航天   5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基于捷联跟踪式三轴天线“动中通”系统推导了天线姿态角求解算法,并且定义了天线俯仰角和方位角范围。针对工程中出现的三轴天线“动中通”系统在低纬度地区跟踪卫星时天线方位角跳变的情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仿真得出了天线姿态角突变的机理。由于卫星矢量在车体系内水平两个坐标分量的符号会出现改变,从而引起天线方位角的突变,引起伺服系统驱动能力不足,致使跟踪中断。最后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两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2.
阐述了地地弹道导弹可用性评估的重要性,并以此为需求牵引,提出了以MTMC-RDEDS(Mission Time Monte Carlo Random 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s)为核心的可用性建模与仿真一体化框架,结合实际应用,以模型重用技术为基础,构建了拥有丰富建模与仿真知识库、模块化设计与开放式接口的导弹可用性仿真评估系统总体框架及软件层次结构,并给出了涉及工作状态、维修保障、统计优化在内的核心仿真模型与算法,探讨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随机变量建模、武器系统建模、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利用VC++和相关软件开发了地地弹道导弹可用性仿真评估系统,给出了仿真运行界面,并进行实例分析,验证模型和系统的有效性.仿真的结果与实际试验情况吻合较好,表明该动态评估方法快捷有效,评估系统建设方案合理可行,适用于工程分析,不失为地地弹道导弹可用性评估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3.
地球静止轨道(GEO)移动通信卫星,多采用大反射面天线及多馈源组成的空间可展开多波束天线系统,具有更高的天线增益,并提高了整体系统性能,但由于过于庞大的天线反射面和馈源阵列,在整星结构构型布局中难免由于卫星星体或其它机构部件的存在而造成散射.文章主要针对GEO移动通信卫星星体对多波束天线散射影响问题,利用仿真分析软件,...  相似文献   
164.
基于SMDO的滑模控制器设计及其在导弹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SMDO)的滑模控制器(SMC)设计方法.针对一类级联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线性系统,根据奇异摄动原理将其分为内、外回路分别进行控制器设计.以外回路为例,分析了传统基于饱和函数的滑模控制的鲁棒性,针对其在面I临干扰时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在名义滑模控制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超扭曲算法的SM...  相似文献   
165.
基于LabVIEW和Matlab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传声器自由场互易校准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提取电转移阻抗信号,计算声中心和灵敏度级,并通过软件测试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6.
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十多年中,利用光场的量子(或经典)涨落及其关联获取目标图像信息的量子(强度)关联成像技术和基于自适应稀疏结构表象的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图像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一条可突破传统光学成像技术图像分辨率和图像获取效率理论极限的全新技术途径。文章将概括地介绍这一研究方向,并简要讨论其在遥感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柔性机翼挠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承载后柔性机翼挠度的准确预测,在全面分析柔性机翼挠度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的影响柔性机翼挠度的主要因子作为输入变量,挠度作为输出变量,以大量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通过多次试取隐含层和各隐含单元,并选取trainlm作为最优训练函数,最终建立了预测柔性机翼挠度的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随机选取试验结果中的12组试验样本,连续进行10次挠度预测,预测结果和试验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和标准方差分别为4.481%,1.033 7.解析结果表明:柔性机翼挠度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的较好,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8.
1995年10月6日,瑞士天文学家首次确认太阳系外有颗行星(其主星"飞马座51"离地球51光年)。以后随着高解像度光谱学技术的进步,到2009年被发现的系外行星已超过400颗。2011年2月20日,美国航宇局项  相似文献   
169.
The spinning techniqu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aerospace thin-walled axisymmetric component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formability. Damage and fracture, as the important defects that often occur and must be avoided in the forming and service stages of component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 the fracture behavior and laws of spinning components such as conical parts, tubular parts, and components with inner ribs are summarized, the typical coupled and uncoupled ductile fracture models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spinning are analyzed. Meanwhile,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n the modified ductile fracture model in analyzing damage and fracture mechanisms of spinning a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sele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appropriate ductile fracture models in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for the accurate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fracture moment, location, form, damage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law, and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spinning techniques for high-performance thin-walled complex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70.
以某涡轮叶栅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涡轮叶片不同喷气结构对叶栅性能的影响。对半开缝和对开缝两种尾缘冷气喷射的研究表明:当冷气流量比较小时,有一个总压损失随冷气量增大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冷气量较大时,冷气造成的总压损失随冷气增大而减小。在相同条件下,半开缝叶栅出口的总压损失系数小于对开缝叶栅出口的总压损失系数。叶栅出口平均气流角随着喷气比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但变化范围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