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0篇 |
免费 | 440篇 |
国内免费 | 9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71篇 |
航天技术 | 347篇 |
综合类 | 224篇 |
航天 | 3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在现代卫星设计中广泛使用的可重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在空间高能粒子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单粒子翻转(SEU),从而功能紊乱甚至失效。在面向航天应用的FPGA设计中,必须采用容错设计技术来弥补器件本身抗辐射能力的不足。本文首先分析了有限状态机(FSM)的内部结构,并指出由于自身电路结构的特点,传统的FPGA容错设计方法应用于FSM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然后,针对基于FPGA的FSM容错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现代FPGA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内置双端口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具有周期校验功能的FSM设计方案。经过可靠性分析和实验可以看出,与采用传统容错设计方法的FSM相比,采用本文方案构建的FSM在太空辐射环境下具有更高的长期可靠性、更小的FPGA资源占用量和更低的功耗。 相似文献
632.
633.
干涉式合成孔径微波辐射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涉式合成孔径微波辐射测量技术是对地无源微波遥感技术的一个重大发展。在微波频段的低端,采用此技术天线无需扫描就能以较小的收集面积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亮温分布图像。较深入地阐述了此技术的系统性能,较详细地介绍了电扫描稀薄阵列辐射计(ESTAR)的构成原理和基本参数,并概述其原型的某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34.
635.
为了探索纳米银浆在大功率器件组装中的应用可靠性,亟待获得纳米银浆的烧结特性和热力学性能。本文对不同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升温速率、烧结方式的纳米银浆样件烧结强度,结合烧结形貌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航天电子产品中常规的互连材料Au80Sn20焊料、Sn90.5Ag3Cu0.5焊料以及H20E导电胶的散热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可控升温速率空气氛围的烧结方式,在200 ℃下保温90 min,银浆样件的剪切强度最高可达40 MPa。纳米银浆导热性能与Au80Sn20相当,明显高于H20E和SAC305。在经历严酷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试验后,其剪切强度保持稳定,因此纳米银浆作为高导热连接材料在宇航大功率器件组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6.
捷联惯导系统(SINS)中惯性测量单元(IMU)的转位方案设计对系统的快速标定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常见的转位方案是转轴与敏感轴重合,该方式每转动一次,仅有2个敏感轴位置发生变化。为更高效地激励误差,设计了一种IMU在转台上的偏轴安装方式,并基于这种方式提出一种新的转位方案。通过合理设计转轴与敏感轴之间的角度,使其在每次转位时有3个敏感轴位置同时发生变化,开拓了IMU新的转位空间,从而在标定陀螺组件的12个主要确定性误差时,可将传统转位方式下的最少6位置标定进一步缩减为偏轴转位下的4位置标定。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2种方案标定精度相同,但偏轴4位置标定方法的标定时间要比静态6位置标定方法减少33%,且标定结果的稳定性要好于静态6位置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637.
638.
639.
640.
传统的PI 速度控制器具有速度超调、动态时间长、跟踪精度低、抗负载转矩扰动能力和恢复能力差等缺点。提出了利用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运动方程和转矩方程推导出控制系统q轴电流给定量,基于Lyapunov稳定性条件设计出的一种PMSM速度控制器。相比于传统的PI速度控制器,该控制器没有速度超调量、动态时间短、跟踪精度高,抗负载扰动能力和恢复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利用 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验证了提出的PMSM速度控制器的有效性,获得了很好的速度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