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1篇
  免费   4745篇
  国内免费   2196篇
航空   13567篇
航天技术   3070篇
综合类   1436篇
航天   5009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1014篇
  2021年   1154篇
  2020年   1003篇
  2019年   901篇
  2018年   963篇
  2017年   1179篇
  2016年   879篇
  2015年   1003篇
  2014年   1057篇
  2013年   1120篇
  2012年   1285篇
  2011年   1283篇
  2010年   1237篇
  2009年   1211篇
  2008年   1095篇
  2007年   1107篇
  2006年   1043篇
  2005年   842篇
  2004年   662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509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7 毫秒
81.
In 1994-1995 Lavochkin Association (Russia) together with the other enterprises in accordance wit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Russian Space agency, developed a new Russian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of a small class that will operate in both the geostationary (GSO) and high-elliptical (HEO) orbits. This satellite may be injected into operational orbits using a SOYUZ-2 launch vehicle (LV) and a FREGAT upper stage (US) from Plesetsk and Baykonur space launch sites (SLS).The main reason for creating such a satellite was to decrease the cost of the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ssian communication geostationary satellites group.Russian satellites Horizont, Express, Ekran and Gals, which operate in GSO, are the basis of the space segment for communications, radio and TV broadcasting. All of these satellites are injected into GSO by the PROTON LV. PROTON is a launch vehicle of a heavy class. The use of a middle class LV instead of a heavy class will allow to reduce considerably the launch cost. The change of a heavy class LV to a LV of middle class determined one economic reason for this project. Besides, the opportunity to launch S/C into GSO from Russian Plesetsk SLS increases the independence of Russia in the domain of space communications,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the contract with Kazachstan about the rent of Baykonur SLS. Finally, use of small satellites with a rather small number of transponder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use of big satellites. It will allow also to increase a satellite group (by the launch of additional satellites) precisely in accord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ound segment.  相似文献   
82.
降低NEPE推进剂燃速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NEPE推进剂燃烧表面的热平衡分析,指出了影响推进剂燃速的3个因素:“嘶嘶”区(fizz)的温度梯度、凝聚相反应热和燃面温度,提高了降低NEPE推进剂燃速的可能途径,研究了某些燃速降速剂的作用及其对推进剂能量的影响。用实验证明了降低燃速几个途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本文建立了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优化设计(Lao喷管)的型面曲线近似作图法的数学模型,将作图法转化为等价的优化问题,并给出了优化问题解的迭代方法,最后采用泛函网络的方法对离散的数值解进行了曲线拟合,以便于数控加工的编程。  相似文献   
84.
利用解析和数值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视场约束条件下交会对接V-bar撤离的控制问题。描述了交会对接V-bar撤离的径向冲量机动方案,说明了径向机动撤离方案具有减少羽流污染和故障情况下能够避免飞行器碰撞的优点。基于CW方程推导出了机动点位于V-bar上的特殊情况下径向冲量和视场角的解析公式,同时也得到了求最大视场角时刻和冲量作用后V-bar方向撤离距离的计算公式。对于任意机动点的一般情况,得到了求解径向冲量和视场角关系的非线性方程,这一方程可利用数值方法求解。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5.
智能天线结构模糊自适应变形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登云  夏人伟  赵国伟  赵豫 《宇航学报》2006,27(2):245-249,267
基于dSPACE半物理仿真系统和所研制的压电作动器,设计并构建了智能天线结构实验平台,进行了结构变形控制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常规PID作为基本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将两种方法对应的不同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所给的实验条件下,基于压电材料可实现对智能天线结构变形的控制,作动器控制变形量最大可达166μm;两种控制方法均可对结构变形进行控制,模糊自适应方法的绝对位置控制精度达到±0.5μm;应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对结构进行变形控制,较之常规PID控制方法能够降低系统响应的超调量,缩短稳定时间,提高控制精度,得到更好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86.
仿真基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亚顺  张春华  陈循 《宇航学报》2006,27(4):755-760
加速寿命试验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产品的可靠性信息,如何设计试验方案使加速寿命试验的结果最准确、代价最小,是加速寿命试验方案设计的一个主要问题。针对加速寿命试验解析优化方法在某些场合最优解的解析形式难以得到甚至不存在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onte Carlo仿真的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Monte Carlo方法通过大量的重复模拟试验得到问题的近似解,但要得到更精确的近似解,模拟试验的次数必须增多,因而所需要的计算量增大。利用目标函数的连续性,将非参数化曲面拟合引入优化过程,使计算量大大下降,满足了工程应用的要求。算例的结果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7.
王敏  周军 《宇航学报》2006,27(4):775-778
重点研究了卫星通过轨道机动逃避碰撞、拦截并经一段时间后返回原轨道的逃逸方式。利用非线性规划理论建立了脉冲推力能量最省的逃逸轨迹规划模型,并考虑非球形摄动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求解的可行性,并分析了非球形摄动因素对逃逸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塞式喷管单元发动机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固体推进剂模拟塞式喷管单元发动机实验系统,给出了实验塞式喷管型面设计方法和特征线法在塞式喷管流场计算中的应用,癖结了实验研究结果,并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包括燃烧室压力,底部气锥流量,内膨胀比,侧喷管倾角,底部压缩角等对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塞式喷管单元发动机推力方向与其轴线方向夹角的高度特性。  相似文献   
89.
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吉宝  王建民 《宇航学报》2007,28(3):515-521
针对传统数学模型修改技术无法解决大型工程问题的局限性,为了实施模态试验仿真,提出一套适用于航天器复杂结构模型修改新技术,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简要综述在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并介绍两个应用实例:一是CZ-2E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与预示,用介绍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成功地预示运载火箭模态参数,预示的模态与随后进行的实尺运载火箭模态试验所测到的模态非常一致,进而验证介绍的仿真技术的可靠性;另一个是CZ-2F载人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它为箭船耦合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可靠数学模型与数据。这两个大型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了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通过诊断键合图模型建立液体火箭发动机解析冗余关系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键合图模型中加入观测信号和虚拟传感器的方法,建立其诊断键合图模型,并利用此模型构建了系统的解析冗余关系。提出了根据诊断键合图因果路径并利用解析冗余关系残差趋势分析建立具有残差变化方向故障特征矩阵的方法,使故障特征值能更好地反映故障特征。最后利用仿真数据对诊断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表明该方法建模简单、诊断速度快、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