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8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483篇
航空   1962篇
航天技术   776篇
综合类   428篇
航天   120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目前,人们对于海洋沉潜油的规律研究及控制水平较低,特别是探测30m深度以内的浅海地区的沉潜油分布信息,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快速有效的探测手段。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开发水下探测激光雷达样机,利用激光在海水中良好的透过特性,用于对水下沉潜油的探测以及对海底等目标的高精度探测。样机完成在水池中进行水下沉潜油的模拟探测试验,对沉潜油样本的典型激光回波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并测量模拟探测深度。试验结果基本符合设计预期,为进一步提升激光雷达沉潜油探测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02.
孙杭  郑宇  李少阳 《宇航学报》2019,40(3):277-285
为了改变传统方法所实现的运载火箭晃动分析计算程序结构固定、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自发完成不同计算任务的问题,利用本体理论和方法,将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抽象为决策知识引导应用单元执行的过程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从晃动分析相关领域知识中剥离出决策节点和应用单元,再通过决策节点重构决策知识,最终实现决策知识引导应用单元完成晃动计算。最后利用本体OWL语言实现决策节点重构决策知识,并开发了基于本体的火箭晃动计算分析软件模块,实现了分析计算知识的公用性、可拓展性和配置灵活性,为快速、智能化的专业分析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03.
为分析大型舱体返回入水时入水垂直速度等工况参数对其冲击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的舱体入水过程模拟方法,应用球底结构入水问题理论计算方法验证该模拟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不同入水工况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入水垂直速度和入水角度对冲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舱体-流体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模拟舱体入水过程,舱体冲击加速度峰值与入水垂直速度成正比,舱体以一定角度入水能够降低入水过程的冲击加速度。研究结果可以为新型舱体的结构设计和入水冲击试验提供指导,从而减少试验次数,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904.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chemical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of Venus rock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c of the data obtained by ground-based radar observations and the experiments in situ.  相似文献   
905.
余祖铸 《上海航天》1995,12(5):11-18
根据防空导弹飞行控制系统的特点,通过线性二次型的系统设计,推导出了具有最佳反馈的回路结构。按照实际系统的测量状态,构成了复合反馈的飞行控制系统,并对具有复合反馈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回路的设计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6.
We present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inverted-V electron precipitation commonly detected in the 500 – 2000 km altitude range aboard the AUREOL-3 satellite. These structured precipitations are statistically observed inside the auroral oval with a maximum occurence in the nightside sector. They correspond to primary electron fluxes peaked at energies generally below 10 keV. It is shown that, as predicted by kinetic theories, most inverted-V structures present a 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eld-aligned current density carried by the 1 – 20 keV primary electrons and the potential drop inferred from particle distribution functions. Furthermore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e existence of strong electron heating, related to the energy gain, when the current density exceeds some threshold of about 1 – 5 μA(m)?2.  相似文献   
907.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预测储层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如何将地震资料、测井信息和先验地质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预测储层参数,以便揭示储层内部细节和纵横向变化特征。通过将模拟退火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能够解决非线性全局优化问题,勾画出地震信息和储层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储层特征描述和储层横向预测提供提供直观、可靠的地层参数剖面一孔隙度、砂泥质百分含量、含水饱和度及渗透率等剖面。  相似文献   
908.
本文是一篇综述性的文章,探讨了5种汽车动力学分析的常用方法,即牛顿-欧拉方法、达朗伯原理、拉格朗日方程、哈米顿正则方程、凯恩方法,并通过一个较为简单的4自由度牵引车-挂车模型说明了各种方法的应用。文中介绍了一些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可供汽车动力学分析的通用程序。  相似文献   
909.
THERMALCALCULATIONFORANTI-ICERWITHMICRO-EJECTORQuiXiegang;YuXiaozhang(NanjinjingUniversityofAeronaulicsandAstronautics,Nanjin...  相似文献   
910.
The estimation of radiation quality factor in space flights is a serious problem of space dosimetry. The solution of this problem is based on LET-spectra measurements. The “NAUSICAA”-device installed on the “MIR” station has a detector with a large geometric factor, that gives the possibility of measuring LET-spectra with sufficient statistic in relatively short time interval and hence the corresponding Q. LET-spectra are accumulated through 24 hour periods and equivalent dose (H), absorbed dose (D), quality factor and flux (F) are measured every 10 minutes. The obtained data permit the estimate of the diurnal Q and Q in South Atlantic Anomaly. These values vary in the range of 1.4 – 2.2. The analysis of these values including their comparison with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s given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