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航空   925篇
航天技术   158篇
综合类   75篇
航天   3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文章基于"Translation:Ideology——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Anne Franks"一文中关于《安妮日记》不同版本改写,删减的问题,举例说明了读者反应论在跨文化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创意企业管理创新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创意企业人本、技术、宽容性特征,并在资本、能力、产品、管理等方面与传统企业的进行比较分析,从创意企业价值实现的角度探究人本管理的内涵、创意资源协同管理、创意资本管理、创意风险管理、创意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63.
张贤亮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小说丰产并获争鸣最多的作家之一。大量苦难的描写和对艰辛的述说,是其写作的突出特色。如今重读张贤亮的系列小说,不难发现:在他大量苦难写作的过程中,突出悲情女性是其难于逃避的个体情怀。本文试从张贤亮惯用的男权话语优势切入,引出其作品中的女性,再从传统意识和女性自身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探析女性悲情的缘由。  相似文献   
64.
65.
介绍了国内外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历史发展,归纳了其优异的热力性能、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分类概述了其在军民用领域的应用潜力,进而系统阐述了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蜂窝材料、压力瓶、飞机轮胎、发动机等航空领域的应用,总结出我国在发展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方面面临高性能和高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66.
67.
通过对有限元软件ANSYS有限元模型生成方法的介绍和对比,提出基于纯文本数据文件的APDL与MATLAB的混合建模方法,并以建立单齿模型为例,在ANSYS中导人在MATLAB程序生成的数据文件,实现参数化建模。  相似文献   
68.
本文主要研究了先农10号、20号、40号三个水稻品种的种子萌发以及种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主要取决于自养条件,受铜影响不大.铜胁迫条件下会对种苗生物量、株高、叶绿素、蛋白质、根系活力以及根伸长等产生抑制作用.铜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当铜浓度为lOmg/L时,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受到抑制,差异极显著(P≤0.01),根活力显著下降(P≤o.05).在以生物量和株高作为评价指标时,不同品种的种苗生长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将某一品种的试验结果直接应用到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69.
使用聚酰亚胺(PI)膜和PI纤维编织布制备深空探测用柔性织物复合材料,研究表面处理对PI膜和PI纤维编织布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采用自制表面处理剂分别对PI膜和PI纤维编织布的表面进行处理,再经硅橡胶胶黏剂粘结制备柔性复合材料。使用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测试柔性织物复合材料的层间胶接性能,并分析复合材料剥离面的形貌状态。结果显示,PI膜和PI织物的表面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柔性织物复合材料的T剥离强度。其中,PI膜和PI织物未经表面处理时,柔性织物复合材料的T剥离强度为8.9 N/cm。对PI膜进行表面处理,或者对PI膜和PI织物均进行表面处理的情况下,柔性织物复合材料的T剥离强度增加至11.7 N/cm和12.8 N/cm,分别提高了31.5%和43.8%。这表明对PI膜及PI织物进行合理的表面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柔性织物复合材料的胶接性能。  相似文献   
70.
在机器人自动制孔过程中,制孔点位信息通常从待制孔工件工艺数模上获取,而待制孔工件安装过程中会出现位置偏移和变形,由工艺数模得到的点位信息无法直接满足孔位精度要求。为了保证自动制孔的孔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插值Coons曲面孔位修正方法。利用制孔区域边角基准孔建立双线性Coons误差曲面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出待制孔的误差补偿向量,并补偿至理论制孔位置。针对误差曲面切矢模长无法确定的情况,利用制孔区域内的基准孔构建遗传算法模型,计算出切矢模长最优值,使拟合的误差曲面更符合实际制孔区域曲面。通过试验对算法的有效性和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插值Coons曲面孔位修正方法,可以使孔位误差得到有效的补偿。补偿后的平均孔位误差仅为0.195 6 mm,与传统的插值曲面方法相比,孔位误差降低了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