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0篇 |
免费 | 170篇 |
国内免费 | 7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30篇 |
航天技术 | 89篇 |
综合类 | 102篇 |
航天 | 1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推导了存在风切变时在气流坐标系(相对风轴系)中飞机质心空间三维运动方程和在体轴系中飞机的旋转运动方程,指出了按航迹坐标系,(绝对风轴系)建立移动运动方程时某些不便之外。为了进行比较,给出了分别应用上述两组运动方程计算的波音-727飞机起飞行轨迹的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152.
视频测量(Videogrammetric Measurement,VM)技术因其对试验模型的设计制造无要求,受到国内外风洞试验机构的青睐,本文综述了国外航空航天强国的风洞试验机构所掌握的VM技术,并分析了VM技术在我国高速暂冲风洞试验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据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提出了多相机动态标定与基于运动估计的序列图像匹配技术,在暂冲高速风洞高噪声(130dB左右)振动环境下,建立了高精度的模型位姿光学测量技术,2米量级高速风洞中的多个应用表明:视频测量的精度高,已用于高速试验模型的姿态与变形测量;另一方面,通过VM测量偏折位移场得到光束从摄影中心出发穿过扰流区的光程差,为气动光学效应的研究与测量以及试验模型的壁面流动显示提供新的途径,其光路简单、无需使用价格昂贵的相干光源,因此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3.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微波频段的多频段超材料吸收器。该吸收器是典型的3层结构:顶层是由竖直站立的金属共面同心多环结构单元构成的二维周期阵列,中间层是1层介质板,底层是1层连续金属板。利用电磁场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顶层结构单元包含不同数目金属环时该超材料的吸收谱。结果表明,当顶层结构单元有n个环时,吸收谱上就会出现n个吸收峰。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最高频率的吸收峰与顶层结构单元中多环结构整体具有的电偶极子模式的激发有关,而其他较低频率的吸收峰则与顶层结构单元中相邻两环具有的捕获模式的激发有关。 相似文献
154.
视频测量(Videogrammetry)技术因其对试验模型设计无特殊要求,受到国内外风洞试验机构的青睐。本文在介绍视频测量的理论基础之上,面向高速风洞试验的振动噪声环境,分析了飞行器精细化风洞试验对视频测量技术的需求,综述了大角度大重叠数字图像的外方位元素解算、标记点及其图像处理、相机标定和气动光学波前畸变场测量等技术进展。在2m 量级的高速风洞中,通过多个工程实例表明:视频测量的精度高,同期试验迎角视频实测数据的标准差≤0.0075°;同期动态变形实测数据的标准不确定度为5.232±0.082mm;为气动光学效应的研究与测量提供了新途径,其光路简单、无需使用价格昂贵的相干光源。 相似文献
155.
B. Xun P.G. Chen K. Li Z. Yin W.R. Hu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08,41(12):2094-2100
A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i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onset of oscillatory thermocapillary convection in cylindrical liquid bridges of large Prandtl numbers (4 Pr 50). We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ritical Reynolds number Rec, the azimuthal wave number m, the aspect ratio Γ and the Prandtl number Pr. A detailed Rec–Pr stability diagram is given for liquid bridges with various Γ. In the region of Pr > 1, which has been less studied previously and where Rec has been usually believed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r, we found Rec exhibits an early increase for liquid bridges with Γ around one. From the computed surface temperature gradi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boundary layers developed at both solid ends of liquid bridges strengthen the stability of basic axisymmetric thermocapillary convection at large Prandtl number, and that the stability property of the basic flow is determined by the “effective” part of liquid bridge. 相似文献
156.
利用协作优化方法求解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多段弹道整体性能最优问题.将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垂直平面的弹道分成多段,对引入段、滑行段、下降段进行了优化设计,期望引入段终端时刻速度最大、滑行段距离最远、下降段时间最短.把3段弹道当成3个学科,以攻角和各段的初始状态作为输入,以末端状态作为输出.开发了并行协作优化设计软件coplatform,并求解多段弹道的整体最优解.其计算结果与all in one方法和全局敏度GSE(Global Sensitivity Equations)方法求得的结果一致,也验证了协作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7.
战斗机敏捷性的一种估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敏捷性矢量的定义和估算方法,计算了架战斗机的敏捷性矢量,讨论了影响敏捷性的因素,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8.
针对200 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建立了椭圆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椭圆轴承油膜力非线性模型.利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将608个自由度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降至30个自由度,然后采用Rouge-Kutta法对降维后的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随转速变化的频响曲线、分岔图和三维谱图,并据此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利用转速变化的频响曲线,分析了偏心距、润滑剂黏度系数和轴承长径比等参数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椭圆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区域要大于圆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区域. 相似文献
159.
以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和2,2'-双三氟甲基-4,4'-联苯二胺为单体、4-乙炔基邻苯二甲酸酐为封端剂合成了不同聚合度的聚酰亚胺低聚物(BETI),将其溶于双氛A型氰酸酯单体制备了改性氰酸酯树脂,对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固化行为进行了详细探究,并对其固化物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等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BETI对氰酸酯树脂的聚合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可以降低固化温度,缩短凝胶时间。基于BETI和氰酸酯树脂的互穿网络聚合物(IPN)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与纯氰酸酯树脂相比都有一定的提高。当加入质量分数30%、聚合度为19的BETI树脂时,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297 ℃提高到309 ℃,热失重5%时温度从425 ℃提高到了431 ℃;拉伸强度从76 MPa提高到了94 MPa,冲击强度从24 kJ/m2℃提高到了31 kJ/m2。加入BETI后,聚合物的介电常数稍稍高于纯氰酸酯树脂。由于具有良好工艺性和材料性能,BETI改性氰酸酯树脂可作为基体树脂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0.
针对Du波段带有旁瓣抑制的纳秒级脉冲多普勒引信,对目标一次性穿越天线主瓣的回波仿真技术方案进行探讨。研究了Ku波段带旁瓣抑制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引信的回波仿真原理,建立了单次性仿真测试设备的基本组成框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