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8篇 |
免费 | 477篇 |
国内免费 | 40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385篇 |
航天技术 | 510篇 |
综合类 | 268篇 |
航天 | 6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100篇 |
2019年 | 117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90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47篇 |
2013年 | 125篇 |
2012年 | 169篇 |
2011年 | 152篇 |
2010年 | 172篇 |
2009年 | 157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02篇 |
2006年 | 117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Yibin Yao Rui Zhang Weiwei Song Chuang Shi Yidong Lou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3
Given the severe effects of the ionosphere 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signals, single-frequency (SF)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users can only achieve decimeter-level positioning results. Ionosphere-free combinations can eliminate the majority of ionospheric delay, but increase observation noise and slow down dual-frequency (DF) PPP convergence.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regional ionosphere modeling and rapid convergence approach to improve SF PPP (SFPPP) accuracy and accelerate DF PPP (DFPPP) convergence speed. Instead of area model, ionospheric delay is modeled for each satellite to be used as a priori correction. With the ionospheric, wide-lane uncalibrated phase delay (UPD) and residuals satellite DCBs product, the wide-lane observations for DF users change to be high-precision pseudorange observations. The validation of a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CORS) network was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approach considerab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SFPPP. For DF users, convergence time is substantially reduced. 相似文献
22.
23.
从离子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出发,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太阳光电离、星光电离、地冕电离、星际背景电离和流星离子流等电离源,综合分析Es层的主要动力学过程和光化学过程,以风剪切理论为基础,研究中性成分碰撞、电场作用、金属离子作用和分子离子作用等机制对离子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一维时变电离层Es物理模型.对离子产生率、垂直方向的离子速度在高度和时间上的变化进行仿真和计算,得到了在电场及风剪切作用下的离子密度剖面24h内的变化规律.根据建立的模型,以昆明相干散射雷达观测的径向风结果作为模型输入参考,仿真并得到了电离层Es电子密度的时空分布,据此反演出电离层Es临界频率f0Es.与昆明站电离层测高仪同时间观测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建立的Es层物理模型正确性. 相似文献
24.
在微波暗室远场条件下,设计了一种利用线极化天线测量圆极化天线的方法.基于圆极化波的分解理论,利用线极化天线进行两次正交测量,所得结果通过公式换算,得到圆极化天线的方向性图和增益.通过多次对圆极化天线进行实际测试,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5.
26.
嫦娥五号探测器承担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其飞行过程复杂,经历地月飞行、近月制动、环月变轨、月面软着陆、月面上升、月轨交会对接、月地入射等一系列过程,且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对推进系统技术要求高。探测器采用了氦气增压双组元统一推进系统技术,在以往技术基础上,通过系统轻质化设计、研发新型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气瓶、优化贮箱结构设计及采用更高强度的材料、更轻巧的姿控发动机设计等技术大幅度减轻了分系统干重,通过提升主发动机燃烧效率、提升贮箱排放效率及控制膜片压差、采用贮箱间连通管、精确控制管路流阻等技术提升了分系统性能,通过强化系统可靠性设计、面向高温环境的系统状态管理、研发耐高温发动机、在轨超压自主故障检测与控制、零夹气新型加注技术等手段增强了分系统可靠性。阐述了推进系统的研制过程、设计方案、技术特点、关键技术攻关情况,以及在轨飞行结果,并总结了推进技术创新点。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详细介绍了BIT和ATE组合测试技术及其在机载电子设备测试与故障诊断的具体应用。应用表明BIT和ATE组合测试技术可有效提高设备的测试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