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针对小口径管道的测绘问题,提出了一种MEMS惯测装置在小管道测绘系统中应用的方法,直接利用地标点信息为MEMS惯测装置装订初始方位,采用因子图理论对惯性/里程计组合导航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后续处理对装订误差进行修正,解决了MEMS惯测装置无法完成初始对准的问题。给出了惯性/里程计组合导航的因子图以及和积算法递推公式,并通过牵引试验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应用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小口径管道的测绘问题,在100m间隔的路标点条件下,单边定位精度能够达到5cm。 相似文献
342.
为了提升EWIS系统的设计质量及设计效率,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有必要针对EWIS在设计阶段的设计体系及方法工具进行研究。文中主要对飞机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的设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现代飞机EWIS设计流程及体系的发展趋势,应用精细化六西格玛设计方法 (SE/DFSS)进行EWIS设计体系的研究,并对DFSS设计方法在EWIS系统设计中的优点进行了总结,对EWIS系统的具体型号设计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3.
质量是飞机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对飞机性能和运营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使用质量较轻的铝导线代替现阶段大量使用的铜导线,将大大减轻飞机的设计质量。文中介绍了铝导线目前的应用现状,阐述了铝导线在飞机应用中存在的限制,以及铝导线应用的关键技术和解决的相关思路,为今后建立铝导线标准、安装工艺等相关应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4.
对二维超声速气固两相混合层进行双向耦合,研究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中示踪粒子对超声速混合层的湍流变动作用。超声速气固两相混合层的气相采用大涡模拟,离散相采用拉格朗日颗粒轨道模型求解。结果表明:与无负载示踪粒子时的超声速混合层相比,小Stokes数示踪粒子在超声速混合层中的布撒减弱了流向湍流,而强化了法向湍流,使雷诺应力峰值增大了9.68%;大Stokes数示踪粒子对混合层的湍流脉动起到了一定的削弱作用,最大雷诺应力值只有无负载时的41.74%。大质量载荷时,大量示踪粒子的运动尾迹抹平了部分法向速度脉动,使最大法向速度脉动只有无负载粒子时的38.63%;中等质量载荷时,超声速混合层的法向速度脉动和雷诺应力峰值与无负载粒子时相近;而小质量载荷时,超声速混合层中心线及其附近的法向速度脉动得到较小的增强,而最大流向速度脉动却被削弱了19.29%。小Stokes数和中等质量载荷示踪粒子对原始无负载粒子时的流场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论对高速流动PIV测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5.
在风洞结冰模型3D冰形测量中,激光三角测量法相对传统测量方法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然而由于冰体对激光透射严重,影响激光中心线提取精度从而影响测量精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冰形表面激光光带中心线快速提取方法。该算法具体实现步骤为:首先,采用基于三维块匹配去噪算法对图像进行降噪,并对图像进行视觉显著性计算,分割出光带区域;其次,求取梯度图并转换至频域空间,根据图像频谱特征求取能量中心区域;最后,对区域采用灰度重心法求取中心线亚像素级位置。采用冰箱冻结的半径已知圆柱冰块评估该算法,测得算法处理时效为28.57FPS,使用该算法的冰形轮廓重建精度达到0.017mm。实验证明算法满足冰形在线测量技术要求,为开展结冰实验中结冰生长过程在线三维检测技术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46.
依据救生伞假人空投试验中六分量应变天平的工作条件与载荷特点,确定了天平的设计载荷并完成了结构设计。针对实际应用中天平各种极限载荷情况,计算了天平各弹性元件的安全系数。对天平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取了天平整体应力分布状况。进一步对传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为天平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7.
某锅炉钢结构项目电梯井立柱采用了角钢对扣的箱型结构,此种箱形结构截面小,焊缝布置不对称,且焊缝长度较大,坡口切割变形、焊接变形难以控制,我们通过自制工装改进制作工艺解决了此类问题,满足该项目的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348.
采用时空二阶精度NND显式差分格式求解三维Euler方程,对跨音速压气机级中动静叶排相干形成的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数值分析。除动静叶排流动的控制方程体系、数值方法外,着重讨论了动静叶排计算域、网格以及边界条件的处理。对某压气机第1级动静叶排相干的非定常流场的计算,给出了叶片表面的马赫数分布、压力波动幅值,以及叶片槽道中瞬态密度等值线等,并分析了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49.
对微波等离子推进器提出一种快速性能预估的工程算法。假设谐振腔内的工质参数均匀、气体与微波之间的能量耦合良好、喷管内流动为一维管流,利用等离子体的等温模型可以快速地对微波等离子推进器性能进行估算。采用可变节点划分方法处理喷管流场,避免了喉部奇点。计算给出一系列不同输入微波功率、工质流量及放电管内压强条件下合理的发动机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350.
用同一种发动机在不同模拟状态下,采用技改措施及加热器的火焰筒不同个数进行了试验,获得了模拟温度、气源压力与时间的关系。设备的总压系数为0.67;加热系统的总效率为0.41-0.55。与另一高空台使用同一间接加热系统的总效率(约为0.62)相比有所不同。分析了原因,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述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可供类拟发动机试验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