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航空   932篇
航天技术   239篇
综合类   80篇
航天   3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重点介绍了美国AC 120-63直升机模拟器鉴定标准的演变过程.通过现行标准与过去直升机模拟器标准(草稿)的一些对比,阐述了现行直升机模拟器标准的一些特点及今后模拟器标准的发展趋势,并对所要求的标准、试验项目、等级划分、容差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所讨论的内容涉及直升机模拟器鉴定标准的各个方面,包括视景系统、运动系统、数据及其他要求,可为国内直升机模拟器的研制以及相应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2.
研究了电推进在静止轨道空间碎片减缓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通过分析电推进中离子推进的技术特点、发展和应用,阐明了用电推进将静止轨道卫星在寿命末期移高到“垃圾轨道”是可行的。提出了电推进采用沿飞行方向的常值推力,以多次双脉冲变轨方式工作的方案,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该方案中推力大小、工作时间、特征速度、燃料消耗量等参数的确定方法和量化性指标,验证了电推进应用在空间碎片减缓中的作用和效果。探讨了电推进以脉冲方式工作的工程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73.
机载导弹捷联惯导系统快速传递对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速度、位置匹配方法的局限性,推导了捷联惯导速度加姿态角匹配传递对准模型,进行了机翼的挠性分析;设计了以滚动机动为主的WingRock和PopUp两种机动方式,并进行了速度加姿态角匹配对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述方法,可将传递对准过程由几分钟降低到几秒钟,以毫弧度量级的精度进行对准。  相似文献   
974.
飞船返回舱再入俯仰动稳定吸引子数值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值模拟了类"联盟号"飞船返回舱在几个典型马赫数下的俯仰静、动态气动特性。结果表明:类"联盟号"飞船返回舱再入时随着马赫数的降低,其配平攻角将会由高超声速和超声速时的一个,在跨声速阶段演化至三个。这一气动特性将会对返回舱的俯仰动态特性产生很大影响,在较大扰动的激励下,返回舱的俯仰飞行姿态随马赫数的降低将发生鞍结点分叉形态的失稳行为,对返回舱的安全再入危害很大;随马赫数的进一步降低,飞船返回舱的俯仰运动还可能发生Hopf分叉和同宿分叉。最后,采用耦合求解非定常NS方程和俯仰运动方程,对马赫数0.8时,不同扰动情况下(不同初始攻角和俯仰角速度)飞船返回舱俯仰姿态的演化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表明,该马赫数下,飞船返回舱存在两个稳定的点吸引子(即配平攻角约14°和36°)和一个不稳定鞍点(约31°),与定性理论分析一致。但仿真结果还表明,这两个稳定的点吸引子的吸引域都不大,14°吸引子的吸引域大于36°吸引子的吸引域,表明14°吸引子应该是主要的飞行姿态。基于局部稳定性理论的定性分析给出的吸引子性态是研究结点 鞍点 结点全局分叉结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5.
UTC(NTSC)自动监控软件的设计方案及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我国UTC(NTSC)自动监控软件的必要性 ,给出了自动监控软件算法的一种设计方案以及利用计算机模拟的结果 ,并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6.
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状态诊断材料损伤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假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破坏过程中混凝土材料遵循单轴受力的Mazars损伤本构模型规律,引入适当的反演目标函数,具体运用分数法和本文提出的变量转换搜索区间递减法对处于丰坏状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材料的一个或多个损伤参数进行反演分析获得成功,从而为定量地分析结构中材料的损伤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77.
分析了航空某型号用紧固件扭矩与预紧力的关系,以MJ8×1规格钛合金紧固件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钛合金紧固件在模拟航空航天型号部段实际安装环境下,不同头型紧固件及安装次数对安装扭矩与预紧力关系的影响,以及其相应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当螺栓预紧力达到5%~35%Fmax时(Fmax为螺栓标准规定的最小拉力载荷值),除头型外其余螺纹精度、性能等参数均一致的情况下,螺栓头部承载面积大的头型,所产生的端面摩擦扭矩大,达到同样预紧力时,所需的安装扭矩大;二是随着反复拧入次数的增加,达到相同的预紧力时,所需的拧紧力矩呈现递增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78.
自动纤维铺放(AFP)工艺能够有效制造大型复合材料构件,但在铺放过程中因为丝束末端等断面而出现不同角度内嵌缺陷。为解决相关问题,按照[(90°/0°)5/90°]和[(0°/90°)5/0°]的铺层顺序,在0°和90°铺层内分别设置不同丝束末端角度的孔隙缺陷或重叠缺陷。结果表明:不同角度纤维铺层内嵌不同角度缺陷时,导致复合材料构件差异明显。在90°纤维铺层方向上,内嵌90°孔隙缺陷和90°重叠缺陷时,试件拉伸强度最高,拉伸强度比分别为90. 89%和90. 11%。在0°纤维铺层方向上,内嵌±30°孔隙缺陷和30°重叠缺陷时,试件拉伸强度最高,拉伸强度比分别为28. 48%和50. 71%。  相似文献   
979.
航空发动机部件性能退化容错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天宏  袁元  李凌蔚  吴宋伟 《推进技术》2021,42(8):1690-1699
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部件性能退化问题,开展退化容错控制研究。首先,视退化为干扰,综合考虑退化的缓变特性及系统的目标跟踪要求,提出一种基于H∞鲁棒控制的部件性能退化被动容错控制设计。其次,将退化信息加入控制律设计中,并考虑信息的不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器的部件性能退化主动容错控制设计。对所提设计开展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两类设计可以较好地弥补退化引起的发动机参数变化,并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能力,其中,基于H∞鲁棒控制的容错设计保守性大,且具有较长的调节时间,而基于滑模控制器的容错设计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但在应用过程中需重新配置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980.
摘 要:为了降低内转式进气道的音爆强度,设计了一种具有曲内收缩前体和零度唇罩角的内转式低音爆进气道,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初步研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结构和流动特征。结果表明:由于零度唇罩角,低音爆进气道的唇罩激波微弱,对唇罩外侧的流场影响较小,因此内转式低音爆进气道的音爆显著低于常规内转式进气道,其中在设计马赫数通流状态下相比下降约94.18%;由于内唇罩面向内偏折,导致唇口反射激波强度增加,总压损失增加,内转式低音爆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略低于常规内转式进气道;内转式低音爆进气道的音爆除了与唇罩角有关,也与其飞行工况有关,飞行攻角越大、来流马赫数(Ma∞<Mad)越小,音爆越大;其中,在α=0°时,其音爆比α=6°下减小约86.69%;在Ma2.2时,其音爆比Ma1.85下减小约91.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