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12篇 |
免费 | 12149篇 |
国内免费 | 187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0262篇 |
航天技术 | 1858篇 |
综合类 | 692篇 |
航天 | 29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1篇 |
2024年 | 353篇 |
2023年 | 418篇 |
2022年 | 596篇 |
2021年 | 595篇 |
2020年 | 698篇 |
2019年 | 1325篇 |
2018年 | 1510篇 |
2017年 | 1432篇 |
2016年 | 1421篇 |
2015年 | 1377篇 |
2014年 | 1219篇 |
2013年 | 1269篇 |
2012年 | 1224篇 |
2011年 | 1193篇 |
2010年 | 1176篇 |
2009年 | 1201篇 |
2008年 | 1073篇 |
2007年 | 923篇 |
2006年 | 769篇 |
2005年 | 530篇 |
2004年 | 498篇 |
2003年 | 498篇 |
2002年 | 471篇 |
2001年 | 397篇 |
2000年 | 312篇 |
1999年 | 367篇 |
1998年 | 290篇 |
1997年 | 255篇 |
1996年 | 194篇 |
1995年 | 168篇 |
1994年 | 175篇 |
1993年 | 215篇 |
1992年 | 150篇 |
1991年 | 324篇 |
1990年 | 283篇 |
1989年 | 306篇 |
1988年 | 217篇 |
1987年 | 92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312.
针对倾转旋翼飞行器过渡飞行中的变体、变速特点提出了一种确定倾转旋翼飞行器从直升机模式向固定翼飞机模式过渡的发动机短舱倾转角度-速度包线分析方法.该方法从低速段包线和高速段包线两方面开展研究,分析倾转过程中旋翼和机翼的气动力匹配关系,以机翼失速限制确定低速段的发动机短舱倾转角度-速度包线,以旋翼可用功率限制确定高速段的发动机短舱倾转角度-速度包线.最后以XV-15倾转旋翼飞行器为样机,计算分析其发动机短舱倾转角度-速度包线,并与XV-15的发动机短舱倾转角度-速度包线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倾转旋翼飞行器发动机短舱倾转角度-速度包线确定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313.
系统分析各类高性能制造以注重零件的几何尺寸精度所带来的问题,即在具备超精密、高精度加工能力后,由\"合格的高精度零件\"装配出的产品至今依然还是合格率低、参数稳定性差的本质内因.首次从零件制造微观角度提出了产品生产合格率低、参数稳定性差是由零件表面微观特征与产品技术特征非匹配性导致的,提出了全新的产品制造理念,从注重零件的几何尺寸精度向关注零件制造微观工艺特征与产品技术特征的匹配性和符合性转变.形成和建立起我国自主创新的高性能产品制造思想和产品制造工艺技术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生产制造合格率低、参数稳定性差等问题,才能形成有继承性、可持续、稳定的产品制造技术体系,而这一切是工业4.0制造模式无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314.
315.
针对导弹技术保障资源均衡优化的需要,建立了优化模型;然后设计了遗传算法和优化程序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采用专门的修复算子对交叉和变异过程中产生的非法个体进行处理;最后,对某导弹技术保障流程进行优化,使其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同时与Project 2003优化结果对比,验证了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16.
317.
针对传统方法测量C/ C 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精度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模态试验辨识材料弹性模量的新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板件材料振动频率与弹性模量之间存在模糊对应关系,利用此关系采用二分法及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对材料弹性模量进行辨识,并分别利用各向同性薄壁板件及正交各向异性薄壁板件对此方法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误差最大为16. 67%,最小仅为0. 5%,表明该方法准确有效。最后将其应用于针刺C/ C 复合材料,获得了其弹性模量。仿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无损、高效且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318.
战斗机电子战系统提供的态势感知、无源攻击引导、电子对抗和主动隐身等作战能力可以极大提升飞机的生存力和杀伤力。为满足电子战系统越来越高的新质作战能力要求、作战对象快速能力提升、贴近实战的作战样式和作战环境不断变化带来的新要求、适应不同战斗机平台及航电任务系统要求等需求,追求高质量和敏捷开发模式,电子战系统架构必须精心设计。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按照能力视图、作战视图、系统视图和技术视图对需求和技术进行了迭代研究,基于灵活数字处理算法支持不同战法、全域综合共用、以快应变和以柔制变等顶层设计思想,从全数字化处理、综合化、可扩展和开放式等多个视角论证了电子战系统架构设计需求,并给出了核心设计要点和方案。战斗机电子战系统架构在大量实践中得到验证,效果良好,能够满足作战使用需求,对下一代战斗机电子系统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19.
具有导航级潜能的盘式谐振微陀螺是国际研究最热门的一类微机械陀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频率裂解小的类蛛网状盘式谐振微陀螺。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冲击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类蛛网状盘式谐振微陀螺工作模态与寄生模态最小频差为3.9kHz,可承受的冲击载荷加速度高达25000g。此外,开展了晶向误差和工艺误差等结构误差对频率裂解影响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其比圆环状盘式谐振陀螺在频率裂解上具有更低的结构误差敏感度。综上说明该结构能有效抑制寄生模态干扰、抗冲击性能强且结构误差鲁棒性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