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4篇
  免费   9163篇
  国内免费   1471篇
航空   16956篇
航天技术   860篇
综合类   118篇
航天   1494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1130篇
  2018年   1308篇
  2017年   1225篇
  2016年   1273篇
  2015年   1189篇
  2014年   1023篇
  2013年   1021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892篇
  2009年   919篇
  2008年   801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313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207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3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光学压力敏感涂料测量技术及其 在内流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基于发光强度的全域压力测量方法进行叶片表面压力分布的一系列实验结果.在自主建立光学压力测量系统和自主研发国产压力敏感涂料的基础上,对高亚声速叶栅风洞出口处大弯度孤立叶片吸力面和对转压气机实验平台出口整流叶片吸力面的压力分布进行了测量,并采用传统电子静压扫描装置在高亚声速叶栅风洞中进行了同步测量.光学压力测量与电子压力扫描结果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光学压力测量系统可用于内流场测量,其精度达到了工程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62.
压气机叶片负荷的提高使得叶片表面边界层更容易分离,利用上游叶排产生的非定常尾迹能够抑制边界层分离.运动圆柱代替上游转子,在保证下游叶片进气速度大小及攻角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圆柱运动速度以获得上游尾迹与下游静叶吸力面不同的夹角,发现在低负荷小分离情况下静叶损失系数与上游尾迹入射角无关;高负荷大分离情况下静叶损失系数随上游尾迹入射角的增加而降低.分析尾迹作用下高负荷静叶通道内流场,当进入静叶通道的尾迹与叶片吸力面近似平行时,尾迹诱导边界层增厚.使得叶片表面分离泡随时间大幅值脉动,损失增加;当尾迹与叶片吸力面的角度逐渐垂直时,尾迹抑制了边界层分离,同时叶片表面分离泡位置近似不变,其原因是尾迹以负射流形式进入边界层内部,补充了边界层内部低能流体,使得损失减小.   相似文献   
963.
赵磊  乔渭阳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12):2716-2720
对已知色散关系的正弦波在二维管道中的传播使用有限体积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二阶精度下每波长40个左右的网格点能够有效地保留声波.在计算域外增加稀疏网格延伸段能够对边界反射起到抑制作用,为以较小的计算量增加实现较好的反射抑制效果,研究给出了延伸段长度和网格轴向尺寸的推荐公式.   相似文献   
964.
进口导流叶片对转子叶片颤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游静子叶片的尾迹扰动是下游转子叶片发生强迫响应问题的主要原因,但通常认为不会对颤振特性产生影响。运用CFD技术求解非定常流场,用能量法对典型涡轮风扇NASA Rotor 67进行了气动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加进口导流叶片时其叶片最有可能在第二阶模态、60°叶间振动相角的情况下发生颤振;加上IGV(进口导流叶片)后,IGV的尾迹会显著改变转子叶片的颤振特性,当转子叶片的最危险颤振模态频率接近IGV尾迹的扰动频率时,即使单独转子叶片十分稳定,但在尾迹的激励下颤振仍然可能发生;当该频率远离IGV尾迹扰动频率时,尾迹扰动同样会使转子叶片气动阻尼降低。该结果意味着尽管IGV的引入不会明显改变压气机性能,但有可能会对其颤振特性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需要在涡轮机设计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965.
封锋  陈军  宋洪昌  郑亚 《推进技术》2010,31(3):356-360
在一维气相稳态反应流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细粒度AP对改性双基(CMDB)推进剂燃速的影响,引入工艺粒度d*s,修正了AP对燃烧表面结构影响因子fAP和分解影响因子gAP,建立了适用于细粒度AP的CMDB推进剂燃速预示模型,该模型可从推进剂化学结构参数出发,定量计算AP-Al-CMDB推进剂的燃速。结果表明:在压强9.8~19.6MPa条件下,不同AP粒度和含量下的燃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大部分误差在5.0%,检验了模型的可靠性,对推进剂配方研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6.
微克量级激光微烧蚀质量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微推进性能研究离不开比冲的测量,烧蚀质量测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比冲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激光微烧蚀质量测量方法——体积修正法,介绍了此方法的构建思路和原理,与平均质量法和体积估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建立了激光微烧蚀质量测量装置,以透射式激光烧蚀黑纸靶为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测量微克、十微克量级的激光微烧蚀质量,测量精度较高,为激光微烧蚀质量的性能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967.
超声速逆向喷流的减阻与降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兴  裴曦  陈志敏  徐敏 《推进技术》2010,31(3):261-264
利用流动控制技术改变流场结构的方法,对逆向冷喷流将激波推离物体表面以达到减阻减热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计算给出了钝头体在超声速流场中有无逆向喷流的压力场和温度场的比较,结果表明,逆向喷流对钝头体表面的减阻和减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8.
液体离心喷嘴中的静态表面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液体离心喷嘴中静态空间波动现象的物理本质,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液体离心喷嘴中喷口处表面波的相速度和平均轴向速度的相等关系,通过结合CICSAM表面捕捉技术在自适应网格中求解耦合VOF方程的N-S方程组的数值模拟,在旋转轴对称的长喷口模型中获得了不同背压下的空间静止波型。数值模拟结果与经典重力波理论的类比表明:表面波有与液体平均轴向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相速度;波动由喷嘴的过渡段台阶激励起;波动能量传播速度小于相速度使波动在台阶后的喷口段显现。  相似文献   
969.
CO_2激光烧蚀水所形成气蚀空穴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村燕  洪延姬  文明  何国强 《推进技术》2010,31(1):115-118,128
分析了激光烧蚀液体时形成表面空穴的机理。利用高速相机获得CO2激光烧蚀蒸馏水的流场照片,对空穴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空穴的快速发展期在最初的100μs内,之后在几百μs内保持平衡。用简单模型计算了不同能流密度下,空穴平衡时的形状,并分析了模型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对于揭示激光烧蚀水产生推力的机理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水工质激光推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0.
李倩  洪延姬  叶继飞  文明 《推进技术》2010,31(1):123-128
对LSDW速度随入射激光能量、激光聚焦角度和环境气体压强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入射单脉冲激光能量越大,聚焦角度越小,环境气体压强越小,LSDW的传播速度越大。实验测量得到的LS-DW速度随入射激光能量、聚焦角度和环境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与一维理论公式中体现的规律完全一致。将相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二者在定性上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但在定量上有所差别,因此需要对现有一维理论公式进行修正,以便更深入地研究LSDW的传播演化规律和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