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99篇
航空   554篇
航天技术   110篇
综合类   65篇
航天   19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扑翼式微型飞行器的风洞试验动态数据采集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扑翼式微型飞行器的虚拟仪器测控系统结构,以及为避免多线程中死锁的关键问题,建立基于安全队列的多线程技术动态实验测量系统。以微型飞行器风洞动态实验为对象,解释了基于安全队列的多线程技术应用于动态测控实验的优势。通过某扑翼式MAV进行吹风试验和频率谱计算,进一步验证了动态测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92.
一种自适应的汉语普通话音节清/浊音分段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实现汉语普通话音节的清/浊音分段,算法根据信号性质自适应地确定离散小波变换的尺度,具有较好的非特定人性质,并且对不同采样率及环境噪声有较强的适应性.测试了算法在男、女声,不同采样率及不同信噪比下的清/浊音分段算法的性能.在无噪情况下正确率为99.44%,在信噪比为30dB、15dB及5dB时正确率均可达99.20%,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对噪声及非特定人的顽健性.   相似文献   
593.
终端区进场交通流广义跟驰行为与复杂相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空中交通流特性分析是空中交通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依据。基于终端区交通流混杂动力特征,采用模糊逻辑方法提出了航空器动态期望间隔控制策略,运用"刺激-反射"跟驰理论和局域先到先服务(FCFS)的原则建立了终端区交通流广义跟驰模型,并基于NetLogo构建了终端区交通流多智能体仿真平台,结合广州白云机场(ZGGG)02R跑道进场实例,演析了终端区进场交通系统涌现行为,揭示了交通流的速度、密度和流量3个基本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掘了空中交通蕴含的自由态、畅行态、亚稳态、伪拥塞态和同步态等5个演变相态,剖析了不同交通组织、间隔标准和流控策略下交通流的相变规律。研究成果可为丰富完善空中交通流理论奠定部分基础,为科学管控空中交通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594.
李同顺  奚勇  印剑飞 《上海航天》2021,38(3):163-170
针对未来红外制导导弹对空作战面临的对象日趋多样、目标隐身能力大幅提升、新型对抗技术广泛使用、战场环境更加复杂等重大挑战,分析了对空红外制导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全面梳理了现代战争对下一代对空红外制导技术的军事需求,提出了对空红外制导的关键技术,包括弱小目标探测、自主目标识别、双多波段红外探测和多模复合制导等,并对相应关键技术的内涵、发展趋势、技术途径及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为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95.
介绍一种空间对接雷达测量系统地面校准方法.使用三坐标测量机准确标定立方镜和雷达天线之间的关系,将雷达天线和应答机天线分别固定在两空间舱上,在实验现场使用经纬仪测量系统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使用空间坐标转换方法,对位置关系中的姿态角进行标校,验证雷达测量系统的测量准确度,确保空间对接舱在太空中对接成功.  相似文献   
596.
星载大功率复杂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天器有效载荷技术向高功率、小型化持续发展,复杂结构微波部件微放电数值模拟与阈值分析成为影响微放电分析的基础瓶颈问题。基于电磁时域有限差分计算方法与粒子模拟技术,结合二次电子发射模拟,提出了微放电电磁粒子联合仿真方法,数值模型中考虑了真实电子间的库仑力以及电子运动产生的电荷和电流变化对电磁场的影响,解决了复杂结构微波部件微放电三维数值模拟技术难题。实现了在统一的三维空间网格与时间步进行电磁场值演变计算、电子运动状态变化推进计算与二次电子产额与能量分布计算,基于得到的二次电子数目随时间变化趋势实现了微放电阈值预判,通过微放电电子随时间演化获得了微放电过程具体物理图像及放电位置,并与实际器件微放电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维电磁粒子数值模拟方法可对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的物理过程与具体放电位置进行三维描述,预测的阈值与微放电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误差小于1.2dB,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对于深入研究微放电效应微观物理机制、提高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设计与分析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7.
空间交会最终平移轨迹安全模式设计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朱仁璋  汤溢  尹艳 《宇航学报》2004,25(4):443-448
追踪航天器在制导机动失效后的飞行轨迹的安全性,是最终平移段标称轨迹设计的主要依据。被动安全模式设定较低的逼近速度,可避免制导机动失效后两星碰撞,但飞行时间较长;主动安全模式设置避撞机动,确保制导机动失效后飞行安全,其逼近速度大于被动安全模式,可缩短飞行时间。本文以 V-bar逼近为例,对以目标航天器质心为中心的长方体飞行禁区与球形飞行禁区,给出被动安全模式与主动安全模式及其避撞机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98.
陈海燕  尹球  胡勇 《上海航天》2012,29(3):23-27
定量分析了定位模型中输入参数误差与定位误差关系,提出了一种结果的校正方法。根据图像定位结果实际的偏离规律选择定位模型中能校正该偏离的参数,修改该参数达到校正定位结果以实现精准定位。建立了极轨气象卫星行扫描光学遥感仪器的像元定位数学模型,分析了遥感器扫描参数偏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给出了定量的定位偏差计算公式,为遥感器定位结果的校正提供了理论模型,可为遥感器设计的误差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9.
研究细粒度AP及工艺助剂PA含量对丁羟高燃速推进剂低温(-40℃)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量细粒度AP加入高燃速配方中,一方面加剧了单向拉伸过程中填料(主要是细AP)颗粒附近的应力集中;另一方面降低了填料/粘合剂间的粘结强度,是造成低温力学性能偏低的主要原因。由于工艺助剂PA极性及刚性,使得它易于富集于填料表面,低温下降低了界面层的柔性,物理作用也极大地束缚了填料附近粘合剂网络的分子运动,因此  相似文献   
600.
偏二甲肼液滴燃烧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密闭环境液滴燃烧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实验工况下偏二甲肼(UDMH)液滴在四氧化二氮(NTO)环境中的着火燃烧实验,详细分析了UDMH单液滴着火燃烧特性,考察了燃烧室温度、压力、液滴初始直径及速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燃烧经历了初始燃烧阶段,剧烈燃烧阶段和熄燃阶段3个过程。其中,初始燃烧阶段和熄燃阶段的持续时间均较长。燃烧过程中,燃烧火焰呈现出明显的双火焰峰结构,内层为规则的椭圆形分解火焰峰,外层为带有尾迹火焰的扩散火焰峰。增加燃烧室温度促使液滴表面与内部的燃料快速蒸发,形成了充足的燃料蒸气环境,有助于液滴的着火燃烧;燃烧室压力的增加加快了反应速度,减少了液滴生存时间;增大液滴下落速度导致液滴表面蒸发流率得到增强,更易产生足够的燃料蒸气,促进燃烧的进行,从而有助于液滴生存时间的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