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09篇 |
免费 | 9627篇 |
国内免费 | 167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7792篇 |
航天技术 | 1045篇 |
综合类 | 247篇 |
航天 | 18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5篇 |
2023年 | 233篇 |
2022年 | 343篇 |
2021年 | 384篇 |
2020年 | 488篇 |
2019年 | 1188篇 |
2018年 | 1361篇 |
2017年 | 1294篇 |
2016年 | 1308篇 |
2015年 | 1264篇 |
2014年 | 1065篇 |
2013年 | 1106篇 |
2012年 | 1024篇 |
2011年 | 946篇 |
2010年 | 962篇 |
2009年 | 987篇 |
2008年 | 861篇 |
2007年 | 708篇 |
2006年 | 543篇 |
2005年 | 377篇 |
2004年 | 348篇 |
2003年 | 306篇 |
2002年 | 338篇 |
2001年 | 299篇 |
2000年 | 255篇 |
1999年 | 290篇 |
1998年 | 239篇 |
1997年 | 209篇 |
1996年 | 162篇 |
1995年 | 139篇 |
1994年 | 143篇 |
1993年 | 197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315篇 |
1990年 | 263篇 |
1989年 | 295篇 |
1988年 | 207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32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512.
513.
为了判断进气道起动马赫数,基于Kantrowitz起动判据,联系激波关系式和流量连续方程得到一系列等值线,将等值线推广到有入射激波和低马赫数溢流的情况。结果表明这些等值线具有以下特性:等值线连接进气道的内收缩比和总收缩比;等值线是等总压恢复线和等流量线;等值线可由Isentropic曲线方程乘于进气道内收缩段自起动时总压恢复的倒数得到;存在入射激波的起动等值线在设计状态等值线的右侧;有低马赫数溢流的起动等值线在设计状态等值线的左侧;等值线提供了一种联系Kantrowitz和Isentropic曲线的方法。根据以上特性,将等值线应用于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问题,并通过实例应用文中的理论判据评估无粘条件下混压式多楔二元进气道来流起动马赫数理论值,与CFD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小于2%,初步探索了理论快速估算进气道起动马赫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14.
515.
516.
517.
518.
涡流管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热端管管长、分离室直径、冷孔板孔径等主要结构参数对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实验中以空气为介质分别对不同结构参数涡流管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热端管管长、分离室直径以及冷孔板孔径等参数对涡流管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热端管长度有利于涡流管的能量分离;在大冷流率下,大直径涡流管的制冷性能优于小直径涡流管;冷孔板孔径愈小,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效应都愈好,在冷孔板孔径与热端管内径之比为50%时,取得最佳的制冷制热效应。 相似文献
519.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