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7篇 |
免费 | 336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57篇 |
航天技术 | 130篇 |
综合类 | 102篇 |
航天 | 2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9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31.
932.
为了对零点配置/回路传函恢复(ZP/LTR)方法无法保证闭环系统稳定性的缺陷进行改进,在设计过程中引入了Kalman滤波器,通过选取特殊的参数,使Kalman滤波器回路逼近并取代原目标回路,从而在保留ZP/LTR方法性能的同时,通过保证Kalman滤波器回路的稳定性保证了最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还证明了如果按文中方法选取参数,则所得的Kalman滤波器回路是稳定的,从而最终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的实例验证了所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3.
934.
针对现有方法一般是基于时间或距离的定值来确定碰撞区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入侵机和无人机(UAV)运动信息的无人机动态碰撞区建模方法.首先,根据无人机与入侵机的运动状态、两机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等信息,通过几何方法得出无人机不采取任何规避机动时两机将发生碰撞区域的解析表达式,即无机动碰撞区数学模型;其次,考虑无人机的机动能力约束,计算了无人机采取最大过载转弯机动(左转或右转)时两机恰好避免碰撞发生的边界,即最大机动碰撞区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可规避区的概念;进而定义了安全飞行包络,它是无人机能够规避入侵机威胁的分界线;最后通过理论和仿真结合分析了影响各区域的主要因素.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碰撞区不仅可以帮助无人机选择规避机动方式,而且能够帮助无人机判定常规避撞机动是否失败,并使无人机及时采取最大过载转弯机动,对无人机安全避撞决策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5.
大型自由翻滚碎片的质心是在轨操作基坐标系下的不动点,也是碎片连体基下动力学参数向卫星坐标系转换的基准,对其精确识别是提高碎片动力学参数辨识精度的关键。提出基于惯性单元测量数据与双目视觉定位数据融合的大型空间碎片质心位置识别方法。基于无力矩欧拉方程,获取附着到空间碎片表面的惯性单元间转换关系,利用该转换关系对惯性单元冗余测量数据优化,再优化求解惯性单元到质心点距离;利用双目视觉获取惯性单元上标记点动态坐标,再利用惯性单元到质心点距离,基于三点定位原理识别大型空间碎片的质心位置。以加入高斯白噪声的惯性单元与双目视觉测量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解算后惯性单元实时测量数据的误差降低到1%以下,解算的质心位置三轴误差小于0.47mm;开展了地面试验,结果表明,解算的质心位置三轴误差小于0.49mm。仿真和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为大型空间碎片的消旋、捕获任务提供准确的数据基准。 相似文献
936.
综述了燃机发电机组控制中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指出了燃机传统控制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特点,阐述了用于现场总线控制的组态软件的发展,论述了现场总线技术在燃机控制中的应用,最后,对我国燃机动力工程应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37.
提出了一种新型多自由度可展机构9RR-12URU,可作为大口径构架式可展天线支撑机构的最小组合单元。该机构包含3个3RR-3URU四面体可展单元,基于螺旋理论分析了单个四面体可展单元的自由度,进而采用拆分杆组法得到了9RR-12URU组合单元机构的自由度。基于节点的空间几何位置和坐标变换矩阵推导了可展组合单元机构在收拢/展开过程中各节点位置和速度的解析表达式,并采用RPY角描述了各节点相对于定节点的姿态变化。基于Adams软件对9RR-12URU组合单元机构的自由度和运动学理论分析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机构具有收拢和调姿两种自由度,使机构达到最大折叠比。该新型多自由度可展组合单元机构结构简单、折叠比大,可用于曲面构架式可展开反射器中。 相似文献
938.
月球背面南极—艾肯(South Pole-Aitken,SPA)盆地内的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是“嫦娥4号”初步选定的着陆区,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分析是任务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LOLA (Lunar Orbiter Laser Altimeter)高程数据和LROC(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Camera)影像数据,建立了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从聚类的角度对该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表示和分析。具体而言,利用模型中的似然函数对呈近似正态分布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建模,模型的标记随机场则刻画了不同地物形貌间的空间关系,并通过概率推断求解出最终的聚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从聚类角度进行数据表示,可以更好地展示出冯·卡门撞击坑内低对比度区域的地形地貌;而通过设置不同的聚类数目,还有助于分析冯·卡门撞击坑内整体的地形分布与局部的典型地貌。 相似文献
939.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