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航空   686篇
航天技术   129篇
综合类   90篇
航天   2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IRI) model is generally accepted standard ionosphere model. It describes the ionosphere environment in quiet state and predicts the ionosphere parameters within a certain precision. In this paper, we have made a breakthrough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RI model by modifying the model for regions of China.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modification are to construct the ionosphere parameters foF2 and M (3000) F2 by using the Chinese reference ionosphere (CRI) coefficients, appropriately increase hmE and hmF2 height,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F layer, validate the parameter by the measured values, and solve the electron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with quasi-parabolic segment (QPS). In this paper, 3D ray tracing algorithm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modified IRI model and 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 (IGRF) model. In short-wave propagation, i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the receiving point, such as the receiving area, maximum useable frequency (MUF)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roup delay etc., which can help to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As an example, we estimate the group delay distributions around Changchun in the detection from Qingdao to Changchun using the modified IRI model and IGRF model,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hort-wa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cities.  相似文献   
902.
为了获得采用复杂进气道飞机全机溢流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溢流阻力的因素,以采用基于S形进气道的无人机为研 究对象,对全机所受的气动阻力进行了分析,并给出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带S形进气道模型的全机阻力求解方案,包括计算网格 及计算设置等;选取无人机某架次空中停车状态为研究对象,对进气道出口的总压恢复系数分布及溢流阻力进行计算,并与缩比 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结果及飞参辨识所获得的溢流阻力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行性;针对流量系数、马赫数、迎角及侧滑角 对溢流阻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流量系数减小时,进气道内外的压力差及S形内管道的弯曲引起的逆压梯度变大,使得 捕获流管变细,从而导致附加阻力和溢流阻力均增大;当飞行马赫数增大时,发动机需求的流量增加,从进气道溢出的气流减少, 导致溢流阻力减小。从而确定对溢流阻力影响较大的2个主要因素为流量系数和马赫数。  相似文献   
903.
光学头罩超声速绕流流场光学传输效应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Ma=3连续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光学头罩绕流流场光学传输效应的风洞模拟试验方法研究,进行了现场振动测量与隔离,研制了专用试验装置,采用哈特曼传感器和剪切干涉仪两种手段进行了光学传输效应的试验测量。试验中,针对试验装置各部分的不同组合状态,进行了大量的测试,研究了试验装置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重复性,着重分析了探测光束的PV值与RMS值。结果表明:导流板可明显抑制风洞洞壁边界层干扰,试验装置与方法可行,对于连续式风洞中模型绕流流场光学传输效应测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4.
新一代运载贮箱搅拌摩擦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搅拌摩擦焊(FSW)原理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适于厚6 mm 2219铝合金焊接用搅拌头,进行了平板工艺试验,以及焊缝的外观质量、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评定。采用线能量因子确定了最佳工艺容限。新一代运载2219铝合金贮箱1∶1验证件的焊接和压力试验证明,FSW的焊接质量、构件整体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都远高于传统的交流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完全满足新一代运载贮箱的制造要求。  相似文献   
905.
知识经济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的新特点以及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出发 ,针对其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06.
目前常规条件下各种金属材料的S—N曲线已基本完备,但是考虑腐蚀环境影响的S—N曲线还很少见。本文研究了在加速腐蚀当量环境谱作用后,LY12-CZ铝舍金材料的S—N曲线随日历年限的变化规律。首先,将试件暴露于加速腐蚀环境中,进行0年、3年、8年和13年的腐蚀试验。其次进行常幅谱下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腐蚀环境作用后的疲劳寿命均值随日历年限的增加显著降低,而变异系数呈增长的趋势。鉴于腐蚀环境作用后的S—N曲线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本文采用反向传播网络对加速腐蚀后的疲劳试验结果进行训练,建立了日历腐蚀环境下材料S—N曲线的BP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07.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在860℃加热温度下的δ相和γ″相含量,研究了冷轧变形对δ相和γ″相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变形影响δ相的析出形貌,随冷轧变形量增加,δ相由针状向颗粒状转变。δ相析出的重量百分数与时间的关系符合Avrami方程,随冷轧变形量增加,n值减小,α值增加。在860℃加热温度下,等温15min时已有γ″相析出,随时间增加,γ″相含量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又降低。在试验中给定的时间条件下,随冷轧变形量增加,γ″相含量降低,而δ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08.
姚渊  屈香菊 《飞行力学》2004,22(2):15-19
针对现代飞机操作中的驾驶员行为特征.研究了多任务情况下的驾驶员模型。首先对多任务驾驶员行为进行了层次划分.提出了一种基于技能、规则和知识三个层次的驾驶员模型框架结构,分析了各层的功能及模型实现的基本思路。然后,将经典的驾驶员模型与智能控制理论相结合,探讨了一种多任务驾驶员模型底层结构的实现模式。最后,以某型民航飞机为例,对其降落航线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09.
姚伟 《航天器工程》2008,17(3):89-94
综述了国外在轨流体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了低温流体长期在轨贮存、在轨加注、空间流体生产等主要技术,并提出了在轨流体管理中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10.
本文用Micowind与HSpice结合设计并分析了一个或非门D触发器。Micowind设计版图并提取Spice参数供HSpice使用,HSpice可以精确的仿真出D触发器的输出特性,并可以通过改变MOS管参数看到不同的MOS管对D触发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