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3篇
  免费   1624篇
  国内免费   785篇
航空   4592篇
航天技术   916篇
综合类   431篇
航天   153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388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41.
轻型高精度卫星的变结构姿态控制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炳全  崔祜涛  杨涤 《航空学报》2000,21(5):417-420
针对某些小卫星高指向精度和高稳定精度的姿态控制要求,设计了能克服反作用轮转速过零扰动的变结构姿态控制器,并对反作用轮转速过零时低速摩擦对卫星姿态产生扰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仿真用反作用轮低速摩擦动力学模型。同 PID控制器相比,该变结构姿态控制器能有效抑制反作用轮的低速摩擦影响,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数学仿真进一步证明了该变结构姿态控制器的有效性,其指向精度和稳定精度分别可达 0.3°和 0.0 0 1°/  相似文献   
942.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高超进气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进军  张堃元  徐辉  徐惊雷 《推进技术》2001,22(6):473-475,499
设计了侧压角为6°,后掠角45°,斜楔板压缩角分别为4°和8°的两套带隔离段的高超三维侧压式进气道,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来流马赫数、出口反压、斜楔板压缩角以及隔离段等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来流马赫数及较小的斜楔板压缩角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总压恢复系数较高.总增压比在不同斜楔板压缩角时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43.
偏好与效用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种商品对于消费者没有效用,消费者就不会产生对这种商品的偏好,对偏好的研究为人们对效用进行定量的描述与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给出连续凸偏了的一个性质的严格证明。  相似文献   
944.
研究了随机载荷条件下元件断裂可靠性计算的方法,给出了一般和特殊条件下元件断裂可靠性的计算方法,并采用Monte Carlo法模拟裂纹在随机载荷作用下的随机扩展.通过对模拟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任意给定时刻疲劳裂纹尺寸的分布,以及临界裂纹尺寸的分布,并提出用修改了的裂纹长度模型计算裂纹在随机扩展中的瞬时可靠度和过程可靠度.  相似文献   
945.
利用透射电镜 (TEM )对由几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束丝SiC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 (包括超声液相浸渗法制备的复合丝、由复合丝热压得到的板材以及由真空液相压渗法制备的板材等 )的界面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制造态及 5 5 0℃× 1h热暴露条件下复合材料没有发生界面反应 ,在 6 5 0℃× 1h热暴露条件下有厚度 10 0~2 0 0nm的界面反应区。该研究表明 ,SiC/Al复合材料在制备工艺条件下具有有良好的界面化学相容性  相似文献   
946.
研究了SY 2 4B胶膜和SY H2糊状胶粘剂的剪切疲劳和蠕变性能。SY 2 4B胶膜和SY H2糊状胶粘剂同为中温固化的结构胶粘剂 ,SY 2 4B胶膜采用橡胶增韧 ,SY H2糊状胶粘剂采用热塑性树脂增韧。SY 2 4B胶膜虽然具有优异的韧性 ,但SY H2糊状胶粘剂的剪切疲劳和蠕变性能优于SY 2 4B胶膜 ,这与增韧剂种类与胶层厚度有一定关系。温度、应力和时间也是影响蠕变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7.
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初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尾缘吹气式稳定器进行了结构改进,并进行了燃烧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新型稳定器的贫熄特性,分析了尾缘吹气速度与供油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稳定器前方供油与稳定器内供油的不同供油方式下的燃烧性能,并和V型稳定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稳定器是一种能稳定工作的可控高效低阻稳定器,在未来发动机加力尤其是外涵加力上具有应用前景。尾缘吹气并供油,改善了燃烧区燃油浓度分布。燃烧性能优于槽宽大1倍的V型稳定器。   相似文献   
948.
双三角翼前缘剖面形状对涡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前缘剖面形状对双三角翼涡运动的影响,分析了前缘剖面形状对三角翼、双三角翼涡运动影响的不同机理 :对三角翼,尖前缘可以形成组织最好的涡结构,但对于双三角翼,圆前缘生成的旋涡结构较靠近翼面,涡结构紧密,诱导能力较强,可以形成有利的涡涡干扰,使内翼涡通过剪切层向外翼涡输入涡量更加容易,合并涡变得更加稳定,推迟了涡破裂,而且由于涡较靠近翼面,因而可以产生较高的非线性涡升力,这同传统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949.
金属丝网-油液介质耦合减振器动态特性试验与建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平  周济  刘勇  钟毅芳 《航空学报》2001,22(4):343-346
 基于电子信息设备振冲防护中抗大冲击并兼顾衰减振动要求,通过巧妙地结合金属丝网阻尼元件和油阻尼介质及橡胶元件和金属弹性元件设计了结构微小的原理试验样机;该样机适合航空应用;样机的多参数匹配试验研究表明该耦合减振器具有强非线性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形成复合建模方法建立了原理样机非线性动态特性模型,该建模方法直接引入结构参数,为直接设计具体的器件建立了理论基础;研究表明该耦合减振器性能优越并具有良好的设计可控性,建模方法可以应用于其它减振器件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950.
超音速发动机尾喷流的红外抑制是超音速飞行器隐身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两种超音速尾喷流的红外抑制方案二次旋流方案与组合波瓣方案 ,并对两种方案共 7组试验件在不同的结构和二次流速度情况下进行了大量重复试验。在旋流方案试验中 ,对二次流加旋诱发大尺度流向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得到旋流角度、二次流速度等对掺混效果的影响规律 ,试验结果表明 :对于本结构方案 ,当二次流速度为 49m/s,旋流角在 3 0°左右 ,掺混效果最好 ,且随二次流流速的增加而加强。在组合波瓣方案的试验中 ,对组合波瓣用于超音尾喷流红外抑制进行了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可对超音尾喷流的红外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