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207篇
航空   1221篇
航天技术   246篇
综合类   132篇
航天   38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对飞机-驾驶员耦合(APC)或驾驶员诱发振荡(PIO)现象实现在线探测,提出了适于实时计算的滑动窗口傅立叶变换递推算法、相关特征的模糊隶属函数以及基于模糊逻辑的识别模型。各种情况飞行试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探测APC/PIO是有效、可行的。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针对U78钢轨(卢森堡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坏开裂情况,对不同炉号、不同钢轨、不同股役道路位置和不同部分的钢轨分别进行取样试验,通过电子显微分析、硬度检测分析和金相显微技术等一系列实验手段,对所有取样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全面检测和分析,力求对所试验的钢轨质量和损伤做一全面、完整评价。  相似文献   
993.
智能控制的真空变压反重力铸造薄壁铸件充型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反重力铸造法--智能控制的真空变压反重力铸造薄壁铸件的充型机理,并对智能控制的真空变压反重力铸造和重力铸造分别铸造0.8mm、1.5mm、2mm的铝合金薄壁铸件的充型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变压反重力铸造能实现金属液平稳充型,具有良好的充型流体力学条件;真空变压反重力铸造0.8mm、1.5mm、2mm的铝合金薄壁件全部充填完整,具有良好的充型能力。  相似文献   
994.
机械力化学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机械力化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科学,越来越引起材料、冶金、生物等行业的研究者的广泛兴趣,本文对机械力化学过程的发展历史,反应机理,特点以及制备新材料、冶金、高分子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5.
表面氧化处理对提高碳/酚醛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次氯酸氧化和KH550偶联剂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研究了其对提高碳纤维及碳布增强钡酚醛材料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并对氧化处理后碳纤维的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得出,该方法是提高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和持有效方法,它可 间剪切强度提高了17.5%,线烧蚀率减小58.6%。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沉积温度对化学气相渗透SiC基体微观结构2及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950℃沉积碳化硅为非晶态;1000℃以上沉积出的碳化硅为结晶态,1050℃沉积碳化硅晶体取向为主:1250℃沉积碳化硅晶体取向为主。沉积温度升高,沉积深度和均匀性降低。  相似文献   
997.
文章介绍了卫星真空热试验有机分子污染计算软件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及相关的一些重要公式,并对其主体框架、计算流程和特征设计进行了说明。该软件可以进行卫星真空热试验容器内任意位置有机分子污染量的快速计算,对试验过程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煤油温度对于爆震波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径为30mm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上,以煤油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成功地进行了两相爆震实验,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脉冲爆震波。测试了在化学恰当比,不同爆震频率及燃油温度下的爆震波压力,并对其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在化学恰当比下,爆震频率不变时,煤油温度的升高明显促进了爆震的形成,在内径小于混合物胞格尺寸的爆震管内,可以形成充分发展的两相脉冲爆震波。  相似文献   
999.
为实现某高精度星敏感器在空间复杂热环境下的可靠应用,对该星敏感器的热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选取典型的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进行讨论。基于热网络模型对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计算及仿真分析,提出了星敏感器与卫星舱体在导热和隔热2种安装情况下的热控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当星敏感器导热安装时,将安装面温度控制在-15~0℃,在其外表面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可使整机温度适宜;当星敏感器隔热安装时,在其盖板外表面喷涂热控白漆,将遮光罩与盒体隔热安装,设置用于温度补偿的电加热片,将安装面温度控制在-60~-30℃。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决现有航天器载荷数据处理软件灵活度差、处理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级解包预处理策略以及并行处理调度算法的多格式载荷数据处理与管理平台。通过在某卫星的载荷试验数据处理与存储管理任务中的应用,验证了该平台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航天器多种格式的载荷数据并行处理与统一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