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206篇
航空   1241篇
航天技术   244篇
综合类   138篇
航天   39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粘性气体中粘性液体射流分裂与雾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线性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粘性气体中的粘性液体射流的分裂与雾化机理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表明:液体射流分裂与雾化过程中存在一临界气体韦伯数We2c=1,We2<We2c对应的是射流分裂过程,We2>We2c对应的是射流雾化过程,射流分裂过程和雾化过程的机理有所不同.当We2<1时,We2对射流分裂过程具有稳定性的作用;当We2>1时,We2对射流雾化过程起着不稳定性的作用.液体Reynolds数Re1在整个射流过程中始终起着不稳定性的作用,气体Reynolds数Re2的作用却相反.气液密度比Q,即气动力在整个射流分裂与雾化过程中始终起着不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无导叶对转涡轮新技术气动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于当供新的歼击机发展的需要,推重比10以上的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势在必行,而对于涡轮部件,采用超跨声、大负荷、低稠度、无导叶、大转折角的对转涡轮方案是一个重大的技术措施。它将大幅度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推重比。分析了对转涡轮的优点,引出涡轮气动设计,计算方面的新问题和新概念。设计制造出了试验件,建立了对转涡轮试验台。  相似文献   
33.
点火能量等因素对脉冲爆震室压的影响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汽油/空气两相混气为可爆混合物,采用汽油机点火和半导体高能点火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点火频率对脉冲爆震室中不同位置脉冲爆震波压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充满度大,产生的紊流强度大,有利于爆震波的形成;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低能量(50mJ)的点火系统点火时,点火频率大于实际产生的爆震频率;用高能(IJ)点火系统时,可缩短烯向爆震转变(DDT)的距离,易产生爆震,所得爆震波的峰值压力明显增大,所得结果可为脉冲爆震发动机的设计、爆震点火系统选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4.
GH4169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动态再结晶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温度、应变、应变速率达到一定条件时 ,GH4 16 9镍基高温合金在惯性摩擦焊接过程中易发生动态再结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GH4 16 9合金惯性摩擦焊接时间很短 ,动态再结晶进行得相当充分 ,而动态回复不足 ,在动态再结晶的过程中还可以看到有些结晶过程还处于形核阶段 ,这是惯性摩擦焊接头产生细晶乃至超细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5.
一次火箭参数对RBCC引射模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经过校验的三维湍流有限体积数值算法,对引射模态下RBCC模型不同一次引射火箭结构和工作参数条件下的多种工作状态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提高一次火箭燃烧室工作压强,二次流量增加,系统推力增加,混合效果增强;一次火箭喷管形状直接影响引射掺混效果,但在保证足够一次流量的前提下,方形管道中可以使用锥形一次喷管,不会带来性能上的较大差异;一次火箭喷管数目增加,掺混质量提高;一次喷管扩张半角的改变不会影响二次引入流量,但会影响掺混效果和一次火箭自身推力;一次喷管面积膨胀比的变化,不会影响二次引入流量.但会改变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36.
飞机平尾偏角引动量的自动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飞机纵向操纵系统工作原理和纵向平飞操纵原理,推导了平衡速度与平尾偏角的关系式,分析了操纵杆力、平衡速度、平尾偏角的相互关系及平衡速度的调整原理。结合平尾偏角检测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机械臂自动检测飞机平尾偏角的方法,成功研制了平尾偏角自动检测仪,并用于平衡速度的调整。反复检测表明:该检测仪可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工检测方法,提高了飞机维修保障能力,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7.
复合材料层板低速冲击剩余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燕瑛  曾东 《航空学报》2003,24(2):137-139
 针对复合材料层板受低速冲击后的剩余压缩强度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把冲击破坏区看作一个含有随机分布裂纹的圆形不均匀体,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结合冲击后层板的试验所得的载荷/ 位移关系,计算得到冲击破坏区的剩余模量。再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含圆形冲击损伤区的矩形复合材料层板,求解应力及最大位移,并依据最大应力破坏准则,预测复合材料层板的冲击后压缩强度,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8.
面向设计的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结构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薄膜理论和经典层合板理论,导出了纤维缠绕轴对称壳的薄膜内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等计算公式,旨在探讨一种面向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设计的结构分析方法。最后,通过两个算例评估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提出了一种在空气中将工具电极丝黄铜材料沉积到工件上的新工艺方法。实现该方法的基本条件为:(1)工具电极接脉冲电源正极;(2)在空气中放电;(3)窄脉宽配合宽脉间。通过大量实验对微细电火花沉积加工的工艺规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得出各主要工艺参数对沉积工艺效果的影响规律。最终以黄铜电极丝为工具电极,在高速钢工件表面上沉积出直径为0.19 mm、高度为7.35 mm的微小圆柱体。利用SEM、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沉积物进行分析,得出该沉积物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和硬度等方面的基本性质,为进一步研究三维沉积加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二维小波变换及其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一般形式,在图像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二维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消噪和图像增强中的应用,同时给出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应用小波分析进行医学图像处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图像质量,有利于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