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2篇 |
航天技术 | 36篇 |
综合类 | 26篇 |
航天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解决航空航天管路组件的装配质量及效率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新型自动化可重构工装系统。为实现管路工装系统定位器的自动配置,首先基于D-H法建立了定位器的运动学模型,并以配置系统解析的管接头位姿参数为目标值求解出了定位器的配置参数,为管路工装模型的自动配置提供了数据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法求出了定位器的工作空间,并以工作空间的最大包络直径作为干涉圆直径提出了定位器的运动路径规划方法。然后,基于坐标变换理论和空间尺寸链方法,建立了定位器的定位误差模型,为定位器乃至整个管路工装系统的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以某航空发动机一套管路模型的自动配置和性能分析过程为例给出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空中交通流微观跟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单向无超越的空中交通高速路交通流在运行时的状态描述问题,提出基于跟驰理论的空中交通流的微观跟驰模型。本文以地面交通流的跟驰模型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了空中交通流与地面交通流特点的不同之处;然后,根据空中交通流自身的特点,建立了空中交通流的跟驰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行于空中高速路之上的航空器速度越快,距离间隔越近,后机相对于前机的跟驰反应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66.
研究直升机自转前飞时在风切变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风切变采用非线性模型,旋翼模型考虑桨叶的刚性挥舞运动,桨叶根部具有水平铰外伸量和弹性约束,诱速在桨盘处的分布采用固定涡系所表示的诱速非均匀分布模型,以Z9飞机为算例,算出计及风切变与否的自转前飞平衡参数和稳定根及操纵响应,显示了风切变对自转前飞操稳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本文研究了无铰旋翼直升机在侧风下的稳定性和操纵件。旋翼动力学模型采取挥舞-变距(包括操纵系统的弹性变形)-扭转耦合的模型,桨盘诱速模型采用广义涡流理论所导出的诱速分布。推出的表达式除适用于研究侧风的影响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剖面质心、气动力中心,弹性轴位置、操纵系统刚度和桨叶剖面扭转刚度对直升机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 本文以某典型直升机为例,详细考虑了诱速分布、挥扭耦合和侧风对直升机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计算结果和试飞数据有较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68.
预应力钢丝缠绕机架(PWWF)是一种先进结构,是大型装备中价值为高的部件。由于PWWF是变刚度、非线性受力及变形自协调的多体混合结构,其传统的设计方法是极其复杂、反复迭代且成本难以控制。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岛遗传算法的大型钢丝缠绕机架的成本优化方法。在变张力缠绕理论基础建立了预应力钢丝缠绕承载机架的优化设计流程和优化模型。并给出结合轴向载荷为6000KN的等静压设备机架的优化设计实例。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优化成本降低约了21.6%。该优化结果已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并成功应用于实际设备的制造中。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合理、可靠。该方法为超546MN和907MN超大规格多机架结构的成本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9.
以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圆形孔洞损伤为例,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六种不同形状补片修补结构在受纵向拉伸时的应力分布情况.分别仿真了常规形状的补片以及混合型形状的补片修补情形,同时利用由剩余强度理论和局部应力应变法相结合得出的数学模型,对各种修补模型进行了剩余强度的计算.通过计算得出,带倒角矩形、两圆相交型等混合型补片对损伤母板进行修理后其强度恢复明显,应力峰值较小.混合型形状补片对复合材料贴补修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电喷推进是一种具有高比冲、高效率、快启动、高集成度的微小功率电推进技术,非常适用于微纳卫星轨道转移、位置保持任务以及引力波探测器等较大型航天器的高精度姿态控制、无拖曳控制等任务。电喷推进技术概念形成于1960年。国外电喷推进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微制造、新材料、离子液体、高性能电源等技术大幅进步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已经达到空间应用水平。美国、瑞士和英国研究电喷推进较为深入,其中又以美国投入最大、创新最显著、成果最丰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并开展了有利于实现高比冲和批产化的iEPS系列电喷推力器芯片研究,近年来主要开展推力密度和可靠性提升的研究工作。Busek公司主要发展大推力和宽调节电喷推进。密苏里科技大学提出并开展了基于含能液体推进剂的、具有化学推进模式和电喷推进模式的化电双模微推进技术研究。密歇根理工大学则提出了基于铁磁流体的流体成型发射体电喷推进技术。通过对国外电喷推进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的研究,提出了电喷推进发展趋势,并对我国电喷推进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