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9篇
航空   328篇
航天技术   133篇
综合类   119篇
航天   18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1.
为实现对飞行器高热流密度热流的长时间测量,文章提出了一种以与高导热金属蜂窝材料复合的相变材料作为热沉的热流计,利用相变材料的潜热持续吸收热流计所接收的热量,可以对1 MW·m-2的热流密度持续测量2000 s以上。利用显热容数值方法建立了高热流密度长时间持续测量的分析模型,研究了热沉相变材料的热导率、相变温度、相变潜热等物性参数对测量方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选取热导率较大、相变温度较低且高于初始环境温度,以及相变潜热较大的相变材料作为长时间高热流密度测量的热沉材料。  相似文献   
72.
由于灵活度高、成本低、隐蔽性好等特点,赛博武器在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几次重大战争中发挥了影响战争走向的作用,这促使各军事强国纷纷加紧研制赛博空间作战装备.从信息窃取、多域网络攻击、信息安全防护和态势感知四个方面分析了外军软杀伤赛博空间作战装备及其特点,从硬件后门技术和高功率微波武器两个角度阐述了外军硬摧毁赛博空间作战装备的发展情况,指出智能赛博防御系统是应对赛博空间威胁的关键,为赛博空间作战装备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3.
逆向涡流发生器减小涡轮叶尖泄漏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逆向涡流发生器可以有效减小涡轮叶尖泄漏流,提高叶片周向载荷.对影响逆向涡流器减小泄漏流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入流和出流孔径比增大,涡流器流量增加,对叶尖泄漏流的减小效果越好,孔径比2∶1时比孔径比1∶1时涡流器流量增加了24%,叶尖泄漏流量降低了0.8%,叶片周向载荷提高了1%;与叶片前缘布置涡流器相比,在叶片中后部布置时涡流器流量增大,叶片周向载荷提高;涡流器布置越密,涡流器总流量增加,布置33个涡流器比布置9个涡流器叶尖泄漏流量降低了1.6%,叶片周向载荷提高了2.7%;出流角越小,叶尖泄漏流量越小,叶片周向载荷越大,出流角30°时泄漏流量比60°时降低了1.2%,叶片周向载荷提高了约2%.  相似文献   
74.
复合热条件下椭球形封闭腔内低压气体的自然对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填充氦气的平流层浮空器为应用背景,对非均匀复杂热边界条件下大尺寸椭球形封闭腔内低压气体的自然对流热特性与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以Fluent软件为基础,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自编程技术引入外部非均匀的对流-辐射耦合热边界条件,考虑了低压气体密度对压力、温度的依赖关系。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腔壁与内部气体温度、对流换热特性以及流场、压力、质心变化等动力学特性,通过数据分析,获得了腔内自然对流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平流层环境下,外部非均匀热边界条件及其变化对封闭腔内低压气体的自然对流热特性与动力学特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5.
叶片前缘圆柱形孔和扩张形孔气膜冷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考虑曲率影响的瞬态液晶测量技术测量了叶片前缘扩张形孔和圆柱形孔的气膜冷却特性,分析了不同孔形在不同平均吹风比下气膜冷却效率的局部分布特征及定量变化关系,结果表明:①与圆柱形孔相比,扩张形孔射流的覆盖面更大,主要覆盖区域的偏移角度更小;②圆柱形孔的平均冷却效率在不同测量区域内均随平均吹风比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扩张形孔的平均冷却效率在孔排间区域随平均吹风比的增加单调升高,在第二排孔后区域各平均吹风比下基本一致;③在实验范围内,扩张形孔的展向平均冷却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6.
基于控制体积方法的降落伞初始充气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降落伞初始充气过程中降落伞变形情况与受力特性,建立了基于控制体积方法的初始充气模型。模型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出发,通过伞衣内部气体质量求解伞衣内部各个部分所受压力,将压力结果代入基于凯恩方法建立的伞衣结构模型中,即可得到对应的伞形;模型在计算时能够考虑伞衣结构透气的影响。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得到的初始充气过程伞衣形状变化与试验吻合较好,初始充气时间与经验公式基本一致。该方法还可用于对降落伞主充气阶段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77.
复合材料层合板机械连接修理拉伸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损伤孔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强度会降低约55%,需要对其进行修理以恢复力学性能、满足使用要求。针对带圆形损伤孔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设计了机械连接修理方案,通过轴向拉伸试验评估其修理效果。根据试验条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的修理方案对破坏模式、破坏载荷、应力分布、钉载分配等产生的影响。试验及有限元分析(FEA)均表明,修理后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其强度恢复率达到55%~60%左右,应力集中部位主要在修理区域最外侧的钉孔旁,最终破坏模式为母板沿修理区域最外侧一排钉孔断裂。使用双面修理、增加螺栓排数、采用金属补片、适当增加补片厚度,可减缓应力集中,改善钉载分配,提高结构强度恢复率。   相似文献   
78.
为了确定厘米级微型涡轮发动机在相对较大功率、流量需求时的涡轮形式,以实现发动机更高的性能,本文基于某直径12厘米微发样机开展研究。本文估算了该样机整机环境下单级轴流涡轮的做功能力,并按参数优选规律设计了一台微型轴流涡轮,将之与该样机所采用的微型向心涡轮进行对比,基于CFD和CAD工具分析了两种叶轮在功率、效率及尺寸重量方面的差别。研究表明:在先进微小型发动机总压比提高(4~6,本文设计采用4.2)的情况下,涡轮为了在保持效率的同时满足压气机更高的功率需求,轴流式必须采用双级方案,向心式单级就可满足要求;在压气机压比4~6条件下,进一步对比双级轴流与单级向心方案的结果显示,当流量小于500g/s时,向心式具有尺寸重量优势,发动机能实现较高的推重比。针对厘米级微型发动机,在发动机增压比较高且没有超出单级向心涡轮做功能力的范围时,向心涡轮方案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9.
高风险场所安全防范系统不确定性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防范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是保证被防护对象的关键。然而,安全防范系统本身及其运行环境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将导致场所内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如果分析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在给出物理系统不确定性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全防范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层次分析和灰色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不确定风险因素的权重,实现对入侵报警系统不确定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80.
We investigate the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anomalies occurred in the Qinghai-Tibet region before three large earthquakes (M > 7.0).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TEC variation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ionospheric possible precursors of these earthquakes. We identified two TEC enhancements in the afternoon local time 9 days and 2–3 days before each earthquake, between which a TEC decrement occurred 3–6 days before earthquakes. These anomalies happened in the area of about 30° in latitude and the maximum is localized equatorward from the epicenters. These TEC anomalies can be found in all three earthquakes regardless the geomagnetic conditions. The features of these anomalies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and may have differences from those caused by geomagnetic storm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ionospheric TEC perturbations may be precursors of the large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