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80篇
航空   512篇
航天技术   112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1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对环月地轨道环绕卫星所受重力梯度力矩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在轨飞行数据得到卫星实际质量特性,并设计俯仰姿态偏置的方法,实现卫星重力梯度配平.通过嫦娥五号服务舱的实际在轨飞行,证明重力梯度配平方法可以降低星体所受重力梯度力矩,达到延长卸载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72.
针对国内开展航空发动机吞鸟试验较少、试验方法尚不成熟、不规范等问题,从吞鸟试验标准条款要求入手,对比分析 了GJB241A、GJB242A、GJB3727、CCAR33等标准规范在吞入的鸟的质量、数量、速度,以及鸟撞位置、发动机状态、试验程序等方 面的差异。从试车台、抛鸟设备、测速装置、试验用嵌鸟弹壳等方面,提出了试验设备选择及研制方法。结合某型发动机吞鸟试 验,确定了具体试验技术指标,研制了专用抛鸟试验设备,制定了吞鸟试验程序和方法。首次在发动机定型中开展了发动机吞鸟 试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试验效果,验证了试验技术指标确定、试验设备选择和研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在防护措施、抛鸟 设备、应急预案、鸟撞击位置、吞鸟对发动机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73.
螺旋桨/机翼耦合下的目标螺旋桨滑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分布式电推进(DEP)构型等具有多螺旋桨特征的飞行器,发展了通过优化螺旋桨滑流来达到提高机翼升阻比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可以获得目标诱导速度分布的螺旋桨设计方法,基于面元法发展了一套可以快速计算螺旋桨机翼干扰的气动程序Prop-wing,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建立了一套高效的优化方法获得最优的螺旋桨诱导速度分布提高机翼升阻比。优化结果显示当拉力保持相同时,螺旋桨桨毂附近的轴向诱导速度越大,下游机翼的升阻比越大。在不对螺旋桨功率进行限制时,优化后的螺旋桨使得下游的翼段阻力相比较安装最小能量损失设计的螺旋桨的翼段减少了1875%,而翼段升阻比提升达到了2563%,当优化螺旋桨功率被限制后,翼段升阻比提升为962%。虽然升阻比的提升需要付出螺旋桨效率下降的代价,但是研究还是给分布式动力滑流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74.
针对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数控程序质量难以有效控制、数控编程效率低及灵活性差等技术难题,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典型机匣类零件自动编程解决方案,通过UG CAM环境中定制自动编程功能工具,实现机匣类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自动化编制,以提高航空发动机机匣零件数控编程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75.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控制一体化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峰  薛松柏  张冉 《宇航学报》2012,33(9):1185-1194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气动热、结构、推进、飞行轨迹以及姿态之间的多物理场强耦合给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带来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此类飞行器机体/推进/控制一体化设计的建模方法.首先,依据类乘波体高超声速飞行器基本外形参数体系设计飞行器的三维外形;然后在飞行器流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飞行控制系统需要满足的姿态约束条件,并采用一套完整的工程预测方法建立了适合进行飞行控制一体化设计的气动力/推力耦合模型;最后基于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一体化弹性体动力学模型.模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控制一体化设计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6.
设计了一种凝相颗粒收集装置,可对燃烧室内不同聚集状态下的粒子进行完整的收集,并对颗粒的形态影响较小。针对HTPB推进剂,开展了不同流通面积和颗粒浓度条件下的粒子收集实验,利用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收集到的粒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聚集状态下的凝相颗粒粒径均分布在0.1~200μm之间,随着流通面积的减小,小于3μm的颗粒逐渐减少,3~10μm之间的颗粒变化不大,大于10μm的颗粒逐渐增加,颗粒平均粒径d43和d50均逐渐增大,且d43和d50的变化率也逐渐增加;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颗粒平均粒径d43和d50增大较明显。  相似文献   
777.
基于气密载荷作用的飞机舱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飞机舱门系统启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考虑舱门所需克服气密载荷产生的密封带摩擦力的大小及其分散性的影响,构建了舱门意外打开及启动的可靠性分析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基于气密载荷作用的飞机舱门可靠性分析方法。以某型飞机舱门机构为例,作了具体的算例阐明,分析方法与结果可为舱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8.
对某加力燃油泵内部非定常流动开展了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环形腔室径向宽度条件下泵的外特性和内流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缩小径向宽度可有效提高泵在不同流量下的扬程,且小流量工况增幅显著高于大流量,明显改善了小流量工作的不稳定性.对于大流量工况,环形腔室截面变小导致腔室内循环流量降低、沿程损失明显减小,是泵出口扬程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小流量工况,环形腔室截面变小使得扩散管主流贴近环形腔室,显著降低了叶轮流道扬程损失,有效提升了泵出口扬程.   相似文献   
77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对其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办好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使其适应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成为当前影响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80.
原子惯性技术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原子光学的进步,原子惯性技术以其潜在的高精度和超高灵敏度的卓越性能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技术进步,逐渐从实验室阶段向工程应用化阶段发展。本文对于原子惯性技术的当前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地分析了其在高精度惯性导航、验证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学研究,和对地对月观测等领域的应用。对于国内目前该技术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