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9篇
  免费   655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航空   1716篇
航天技术   422篇
综合类   215篇
航天   6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1.
基于PIV的凝胶模拟液撞击雾化速度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封锋  马虎  武晓松 《推进技术》2014,35(4):565-569
为了更好研究凝胶推进剂的雾化,采用时间分辨粒子图像测速(TR-PIV),研究了不同撞击角度(45°,60°,75°,90°和120°)和射流压差(0.4MPa~0.8MPa)对凝胶推进剂雾化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雾化液滴速度对于撞击轴线呈单峰对称分布,距离撞击点越远,雾化液滴速度越小且分布越均匀;增大撞击角和增大射流压差都可提高凝胶推进剂有效撞击速度,即增加撞击后液体动能转换液体破碎所需的能量,雾化质量提高;当有效撞击速度大于27.9m/s时,实验室配置的凝胶推进剂可充分雾化。  相似文献   
112.
航空发动机第1级风扇叶片鸟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对鸟体撞击风扇部位影响分析不全的问题,计算了鸟体飞向叶片不同部位和穿过支板间隙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鸟体撞击旋转状态第1级风扇叶片不同位置的概率。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鸟体撞击叶片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鸟撞击风扇叶片叶尖、叶中、叶根部位,在分析引起叶片不同位置塑性变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风扇损伤最大的位置。针对4种不同的鸟体撞击速度,对发动机第1级风扇叶片鸟体撞击部位损伤进行了分析。得到鸟体穿过叶尖部位支板间隙的概率约为50%,撞击叶尖部位概率约为16.7%,是最容易撞击的部位,受到的损伤也较大。计算结果可以为确定发动机风扇叶片鸟体撞击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为了研究带外涵加力脉冲爆震燃烧室(Pulse detonation combustor,PDC)的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性能,建立了其性能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带PDC外涵加力原理性试验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同时选取涡扇发动机对该发动机采用PDC外涵加力后的部件特性及整机性能进行研究,并比较了等燃油流量下外涵道装有PDC和传统等压燃烧室的发动机性能。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值对比表明,加装合适的喷管结构能够大大提高该原理性试验模型的推力性能。算例的计算结果显示:随着PDC工作频率的提高,发动机总推力增加,耗油率增大;在同一工作频率下,PDC平均增压比、平均出口温度和发动机总推力在当量比1.1左右达到最大值,发动机总耗油率随着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加;当PDC工作频率超过50Hz时,外涵道装有PDC的发动机总推力大于外涵道装有传统等压燃烧室的发动机推力,且耗油率要小。  相似文献   
114.
甘甜  王如根  张杰  李少伟 《推进技术》2014,35(7):891-896
为得出一种较为准确的湍流模型,应用三种湍流模型对插板式进气畸变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畸变实验实测数据的对比,研究不同湍流模型在插板式进气畸变计算中的预测能力。不同湍流模型计算出的出口流场畸变不同,重整化群k-ε模型得出高压区范围较大,S-A模型过渡区域范围大。结果表明:插板高度为畸变发生器内径的48%时,低压区范围角与实验值较为吻合,插板高度为畸变发生器内径的20%时,低压区范围角偏小。畸变指数的计算值以可实现化k-ε模型最为准确。  相似文献   
115.
基于关键结构特征的升力风扇结构布局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升力风扇的结构布局,并探索1种新结构布局方案设计方法,归纳了4项升力风扇结构布局的特别设计需求,由此引出4个方面关键结构特征,并基于结构特征的组合设计了多种各具特点的结构布局方案,最终通过多方案对比分析,从中选定双承力机匣对转无静叶方案。设计结果表明:采用关键结构特征组合的方法有助于布局方案的创新设计,并能够形成系列化方案,从而为创新型项目的风险控制提供方案支持。  相似文献   
116.
涡轴发动机涡轮级间支承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效、稳定的涡轮级间支承结构需要先进的设计技术予以支持。考虑涡轮级间支承结构处于高温、多种载荷的工作环境,以及先进涡轴发动机的设计需求,提出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小热应力和热变形低,隔振性能良好,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好。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涡轴发动机涡轮级间支承结构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确定了结构多功能、结构变刚度质量分布、连接稳定性和结构与动力学一体化等设计是先进级间支承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7.
微机械加速度计发展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以IC工艺为基础发展以来,微机械加速度计便作为其中一个耀眼的应用实例大放异彩。在国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低精度微加速度计产品,同时国内也开始了相关研究。时至今日,微加速度计已经按高精度、中精度、低精度三个精度等级分别发展。以麻省理工大学(MIT)Draper实验室为代表的一些国外机构已经研制出10-7g级别的高精度微加速度计样机并尝试在潜射导弹、洲际导弹再入等方面取得应用,乃至将来替代高精度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PIGA);以COLIBRYS、Honeywell等公司为代表的商业机构,依托自身科研能力,致力于将中精度微机械加速度计推出量产化的单表和组合成品并推向低端军用和高端民用市场;以AD、ST等公司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依托自身工艺线,推出大量的微机械加速度计,占领了消费电子市场。国内的研制分工也越来越细化,技术路线、行业分工、研究内容、需求牵引都越来越明确,其中压阻式、热对流式微机械加速度计已经产业化,微机械加速度计已有小批量的产品,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也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对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评析。  相似文献   
118.
轴对称矢量喷管执行机构协同控制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航空发动机轴对称矢量喷管控制中出现的3个执行机构非等时同步运动问题,根据同步控制原理对轴对称矢量喷管执行机构控制回路设计了2种协同控制方案,并通过全数字仿真及半物理试验对基于偏差比例的变电流协同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在给定任意偏转角和方位角时,实现了轴对称矢量喷管3个执行机构等时同步运动,矢量偏转控制稳定、安全,且精度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119.
针对现有船载单脉冲雷达标校方法受船摇影响较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法的快速标校方法。阐述了单脉冲跟踪雷达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现有标校技术的缺点和工作效率低的原因,从理论上论证了快速标校方法的可行性,并根据该方法设计开发了快速标校软件,设计了快速标校方法的操作流程。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船载单脉冲跟踪雷达快速标校方法标校结果满足设备指标要求,缩短了相位标校时间,提高了相位标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0.
一种飞机修理级别经济性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修理级别分析(LORA)是飞机保障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考虑到已有的LORA经济性分析模型在维修费用的计算上不适合飞机维修,以及LORA决策抽象、复杂且不易理解的特点,提出了LORA决策流概念,构建了基于LORA决策流的通用多层多级LORA经济性分析模型。此外,针对飞机维修的特点,改变约束条件,建立了适合飞机的LORA经济性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维修成本为目标,调用CPLEX优化算法包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算例对比分析,阐明了本文LORA经济性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和适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