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8篇
  免费   1409篇
  国内免费   724篇
航空   4006篇
航天技术   862篇
综合类   429篇
航天   130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太阳电池阵列模拟器计量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阳电池阵列模拟器(SAS)的设计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太阳电池阵列模拟器计量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2.
根据噪声调频信号循环平稳特性分析,提出了基于阵列接收信号循环均值-空域处理的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角度估计性能明显高于比幅比相单脉冲测角法,且在高信噪比环境中,该法的估计性能更好、运算量较小。  相似文献   
113.
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基于分层策略遗传算法的多段翼型优化设计工具和高升力构型计算评估方法,参照国内外大展弦比运输机指标为FL-9增压风洞设计了高升力构型标模,为检验标模气动性能,在法国ONERA F1风洞进行了一系列风洞试验和采用UNSMB平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增升效果。  相似文献   
114.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阶段气动操纵面控制分配问题,将控制分配问题转化为有约束的优化问题,进而采用混合线性规划算法对其进行求解。针对气动操纵面与控制力矩呈现非线性关系的情况,采用分段线性规划算法解决了控制面发生故障等非线性在线可重构优化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多种故障模式分段线性分配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构性能以及较小的分配误差。  相似文献   
115.
以苏通大桥为研究背景,通过专门研制的一套测压装置,利用测压法对苏通大桥主梁断面气动导纳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并将现场实测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及Sears函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实测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接近,与Sears函数有交叉,在低频范围内远小于Sears函数,在高频范围内逐渐与Sears函数靠拢,表明对于气动导纳来说,风洞实验结果是可靠的,且传统上利用Sears函数代替气动导纳函数进行桥梁结构抖振响应分析时得出的结果将过于保守,因此,对大跨桥梁进行抖振响应分析时,应针对气动导纳函数进行专门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6.
利用EISCAT雷达探测数据,分析计算了太阳活动高年夏季发生的一次强磁暴期间,极光区电离层对流电场、电导率以及焦耳加热速率等着重考察了E区热怪大气焦耳加热和F区离子摩擦增温与F区电子密度耗空的关系发现在下午东向极光电集流期间,电子密度最大耗空出现在F区300-325km高度,时间恰在积分的E区大气焦耳加热量大值和F区最大离子增温之后5-10min,耗空率达70%。  相似文献   
117.
针对航空关键动部件生产制造及验收试验中出现的提前失效问题,采用多种疲劳失效分析方法和工具,进行了疲劳试 验出现失效的原因分析,从宏观和微观分析、金相分析、能谱分析及疲劳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分析等方面对产生的缺陷进行了系统 研究。了解了其疲劳开裂的原因,并对缺陷性质及零件制造工艺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力集中区是最容易出现开裂的位 置,也是检测的关键部位,要进一步加强在制件及在役件的表面缺陷的检测,细化其检测实施方式及关键控制点,是保证动部件试 验质量的关键。通过加强受力部位的无损检测,为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潜在的缺陷提供重要依据,从而降低关键动部件的试验失 败的风险,提高产品试验质量及使用寿命,有助于其它机型更好地改进检测的设计要求及应用,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8.
We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kinetic properties of slow-mode shocks near the plasma sheet boundary layer (PSBL) associated with magnetic reconnection by Cluster observation. The presence of slow-mode shocks is confirmed by traditional Rankine–Hugoniot (RH) analysis and Monte-Carlo shock fitting method. The Walén analysis, applied to the tailward flow associated with slow-mode shocks, also supports that plasma was accelerated across a Petschek-type slow-mode shock connected to the diffusion region. Back-streaming ions were observed on the shock layer, and cold ions were accelerated and heated by slow-mode shocks. In addition, whistler and electrostatic solitary waves were observed around the slow-mode shocks. These waves might be excited by the observed field-aligned electron beams near the shocks.  相似文献   
119.
专用瞄准设备自动检定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专用瞄准设备自动检定系统的系统配置、工作原理及软件设计,并对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  相似文献   
120.
对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模拟控制方式、数字控制方式和模拟/数字控制方式作了比较,目的在于找到既能满足计量检定恒温装置所需的技术指标、又方便实用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