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航空   485篇
航天技术   105篇
综合类   99篇
航天   1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谐振式微机械惯性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几种典型的谐振式加速度微传感器和微陀螺的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各自的应用特点。从中反映出谐振式微惯性传感器具有优良的特性,必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2.
介绍用GM600型FID气相色谱仪检测空分装置中碳氢化合物,特别是乙炔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3.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异形柱框架结构顶层边节点的受力特点及传力模型分析,提出了受剪承载力计算的软化斜压杆模型,按该模型推导了异形柱框架顶层节点受剪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分析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4.
以太网控制器随着互联网发展,将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文介绍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的结构;结合常用的单片机SST89E554RC,分析具体的硬件和软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5.
朱博  熊波  吴巍  王宁 《航空动力学报》2022,37(9):1815-1823
开展了基于定、变热线过热比方法测量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的比较研究,以满足高速飞行器与发动机的跨超声速风洞高精度实验需求。在1.2 m暂冲式跨超声速风洞上,采用定过热比、变二过热比和变八过热比等三种热线测量方法,完成了马赫数为0.30~4.25的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测量研究。测量结果表明:变八过热比测量精度最高,实测湍流度的蒙特卡洛模拟不确定度为0.001%~0.033%;定过热比方法与变二过热比方法可实现更快速的测量,在马赫数为0.40~2.00范围内与变八过热比测量湍流度均值偏差约9%~18%。研究结果对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校测、飞行器实验鉴定和数值计算具有实际助益。  相似文献   
176.
周涛  熊珍琦  姚为  秦英 《推进技术》2016,37(6):1165-1174
为解决薄壁件刚性差,在制造过程中易因工装夹紧力产生弹性变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薄壁件柔性工装布局优化方法,对薄壁件的柔性工装进行了布局优化。该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蚁群/遗传混合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工装定位/支承阵列的布局优化。实例验证表明,采用改进遗传蚁群算法对工装布局进行优化,可使柔性工装系统中定位/支承阵列布局的拓扑形态和分布密度处于最优状态,使薄壁件最大变形量缩小47%。  相似文献   
177.
针对电动舵系统颤振问题,将舵系统简化为双惯量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舵系统颤振的原因.通过对舵系统传递函数以及单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力学模型的分析,得出传动机构刚度、间隙等非线性因素以及负载惯量对舵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因素造成舵系统颤振的原因.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针对颤振抑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8.
熊亮 《航天器工程》2006,15(4):32-35
射频放大器是星上重要的电子器件,对工作温度要求严格,卫星在地面测试过程中,射频功率放大器需要进行良好的散热,以保证其正常稳定的工作。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散热方案,并叙述了其具体原理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9.
带反馈分布式不同维传感器状态估计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何友  熊伟 《宇航学报》2003,24(6):574-578
论述了带反馈分布式信息融合系统中传感器观测维数不同时的状态估计方法。在多传感器系统中,目标的测量是在极坐标中获得,而数据处理通常是在直角坐标中完成。由于二维传感器不能获得观测目标的俯仰信息,其估计将会产生一定的动态误差。在分布式的信息融合系统中,各传感器需要将各自的局部估计送到融合中心进行统一处理。如果不适当地减小这种动态误差,必然将导致整个信息融合系统的估计精度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文章讨论了如何利用系统反馈信息,减小二维传感器的局部估计误差,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估计精度。最后,给出了算法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系统动态误差。  相似文献   
180.
熊强  施邦耀 《上海航天》1999,16(2):16-19
:阐述了星载微波辐射成像仪扫描式外部两点周期定标原理,介绍了利用星载微波辐射成像仪原始测量数据计算其天线温度的方法———定标方程。详细分析了星载微波辐射成像仪的天线温度精度。并估算了星载微波辐射成像仪的18GHz接收通道天线温度精度。确定了影响天线温度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为提高天线温度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