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496篇
航天技术   105篇
综合类   103篇
航天   1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71.
Φ5 m立式风洞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立式风洞,风洞动力系统采用交流调速方案:选用进口中压变频器,驱动国产交流异步变频电动机,已经于2006年9月通气成功.笔者主要介绍了Φ5 m立式风洞动力系统的概况,已经达到的技术指标:稳转速精度(相对额定值)为0.04%(24~350 r/min),整个系统的功率因数达0.97;接着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监控系统、高低压配电系统和辅机系统;并进一步介绍了设计和调试中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列出了主要测试数据;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评价:动力系统是成功的,明显优于以往使用风洞中的直流调速系统.  相似文献   
172.
武汉地区电离层TEC和NmF2及板厚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利用武汉电离层观测站(114.4°E,30.6°N)1980-1990年对E8T-Ⅱ卫星信标的法拉第旋转测量的TEC(电子浓度总含量)数据,以及由测高仪测量的1980-1990年间的f0F2(F2层临界频率)数据,研究了武汉地区TEC,NmF2(最大电子浓度)和板厚的季节变化,同时比较了IRI和武汉单站模式在预测NmF2季节性方面的有效性.武汉单站模式在预测NmF2季节性变化方面优于IRI模式.   相似文献   
173.
采用基于N-S方程的CFD方法,通过计算前后平行放置的双翼和三翼的干扰流场,对悬停状态旋翼桨叶之间的气动干扰机理进行了数值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2种桨叶片数、2种桨距及2种桨尖马赫数情况的旋翼悬停流场对比计算,模拟它们对旋翼气动性能和桨叶间气动干扰作用的影响,得到一些与工程实际吻合的现象和结论。  相似文献   
174.
飞机燃油系统闪电试验中,可燃气体混合配比体积分数的轻微变化对气体的点燃能量和点燃概率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混合配比体积分数不恰当的可燃气体可能会导致闪电试验欠考核或过严考核,进而影响对闪电防护设计有效性的准确评估。采用高精度的动态气体配比调控系统搭建了可燃气体点燃试验验证台架,通过试验对不同可燃气体配比体积分数下的最小点燃能量及相关点燃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 5.0%氢气配比体积分数的可燃气体可检出 200 μJ及以上能量的全部点火源,同时可避免闪电试验被过度考核,推荐进行优先选配;随着氢气配比体积分数的增大,可燃气体点燃所需的点燃能量逐渐降低;氢气配比体积分数越高,燃油系统闪电试验被过度考核的程度就越大;鉴于可燃气体燃爆冲击的安全影响,不推荐燃油系统闪电试验采用 6.5%及以上氢气配比体积分数的可燃气体。试验数据及研究结论可为飞机燃油系统闪电防护设计及闪电试验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5.
杜钰锋  林俊  王勋年  熊能 《航空学报》2019,40(12):123067-123067
开展了可压缩流中湍流度测量技术的优化研究,以满足对试验数据高精度评估的需求。在变热线过热比湍流度测量方法推导过程中,忽略了压力脉动项以简化湍流度求解过程。为更加准确评估高速风洞流场湍流度,引入了压力脉动项,以恒温热线风速仪响应关系式为基础,从理论上对可压缩流中湍流度的求解方法进行了优化。在马赫数0.3~0.7进行了湍流度测量试验,并分别利用优化前后的湍流度求解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两种求解方法所得的湍流度结果量值相近,但优化后的湍流度求解方法所得的湍流度结果随马赫数的变化趋势更加符合客观物理规律。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湍流度的不确定度进行了求解,不确定度量值远小于湍流度量值,表明优化后的湍流度求解方法所得的湍流度结果基本能够代表真实值。试验结果证明了优化后湍流度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及应用恒温热线风速仪对高速风洞流场湍流度进行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6.
介绍用GM600型FID气相色谱仪检测空分装置中碳氢化合物,特别是乙炔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7.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异形柱框架结构顶层边节点的受力特点及传力模型分析,提出了受剪承载力计算的软化斜压杆模型,按该模型推导了异形柱框架顶层节点受剪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分析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8.
以太网控制器随着互联网发展,将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文介绍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的结构;结合常用的单片机SST89E554RC,分析具体的硬件和软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9.
朱博  熊波  吴巍  王宁 《航空动力学报》2022,37(9):1815-1823
开展了基于定、变热线过热比方法测量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的比较研究,以满足高速飞行器与发动机的跨超声速风洞高精度实验需求。在1.2 m暂冲式跨超声速风洞上,采用定过热比、变二过热比和变八过热比等三种热线测量方法,完成了马赫数为0.30~4.25的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测量研究。测量结果表明:变八过热比测量精度最高,实测湍流度的蒙特卡洛模拟不确定度为0.001%~0.033%;定过热比方法与变二过热比方法可实现更快速的测量,在马赫数为0.40~2.00范围内与变八过热比测量湍流度均值偏差约9%~18%。研究结果对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校测、飞行器实验鉴定和数值计算具有实际助益。  相似文献   
180.
周涛  熊珍琦  姚为  秦英 《推进技术》2016,37(6):1165-1174
为解决薄壁件刚性差,在制造过程中易因工装夹紧力产生弹性变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薄壁件柔性工装布局优化方法,对薄壁件的柔性工装进行了布局优化。该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蚁群/遗传混合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工装定位/支承阵列的布局优化。实例验证表明,采用改进遗传蚁群算法对工装布局进行优化,可使柔性工装系统中定位/支承阵列布局的拓扑形态和分布密度处于最优状态,使薄壁件最大变形量缩小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