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492篇
航天技术   107篇
综合类   100篇
航天   1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运动学的相对运动数学模型,利用物理意义更明确的绕飞方程进行了小卫星绕飞轨道的设计.根据绕飞轨道方程,重点分析了4类常用的绕飞编队构型:同绕飞轨道编队、同面同绕飞中心编队、异面同绕飞中心编队和多绕飞中心编队,总结分析了各种编队轨道设计的约束条件,获得了一般规律性结论.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绕飞编队轨道设计方法和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2.
惯性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快速景象匹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方  熊智  许允喜  刘建业 《宇航学报》2009,30(6):2308-2316
在景象匹配辅助导航中,特征点的选取是提高图像匹配速度、精度和鲁棒性的关键之 一。景象匹配中要求提取出的特征是那些可靠性高、辨别性强、计算量小的不变特征。提出 了基于SIFT特征的导航用快速景象匹配算法。算法首先针对惯性组合导航的工作特点, 对SIFT特征点检测及特征点匹配进行了优化设计,然后用RANSAC方法过滤掉错误匹配点,最 后,进行最小二乘精确匹配算法获取航向和位置偏差信息。实验分析了算法对不同分辨率图 像和不同区域的匹配适应性,抗噪声性能,匹配精度以及实时性,并与基于部分Hausdorff 距离的边缘特征景象匹配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性能优越,在匹配速度、 精度和鲁棒性方面都优于部分Hausdorff距离算法,可以满足景象匹配导航系统匹配修正的 高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3.
可抛式延伸喷管展开过程运动与动力学仿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可抛式延伸喷管运动机构的特点,建立了包括展开装置、释放机构、折转片等在内的延伸喷管整机模型。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燃气展开力样条曲线,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进行了延伸喷管展开动力学仿真,获取了延伸喷管运动构件的运动特性和约束的约束反力等结果。结果表明,运用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对延伸喷管展开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仿真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4.
航天器DC/DC变换器启动特性建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和分析了单管正激型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指出变换器内置输入滤波器决定了其启动瞬间阻抗特性;提出变换器内置滤波器构成了二阶欠阻尼系统,当有阶跃电压输入时,滤波电容充电电流会产生衰减振荡,即为浪涌电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拉普拉斯变换"对浪涌电流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推导出浪涌电流的时域公式。提出了单管正激型DC/DC变换器启动特性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建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5.
XNAV算法及其整周模糊度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射线脉冲星导航(XNAV)是一种新型的航天器天文导航方法.研究了利用脉冲星脉冲相位观测信息进行导航卫星自主定轨的算法.首先分析了X射线脉冲在卫星和太阳系质心之间的传播时间方程,然后利用卫星与太阳系质心之间的相位差分观测量建立了系统的观测方程;结合导航卫星的轨道动力学特性,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卫星的轨道.考虑到卫星轨道动力学预报得到的卫星位置值具有较好的精度,提出直接利用该位置预报值快速确定整周模糊度,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数学仿真表明,该导航算法能够精确确定导航卫星在 l惯性系F的绝对位置.  相似文献   
126.
在Ma 6风洞内,通过高频脉动压力测试技术和基于纳米粒子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NPLS)技术,分别对带前向、后向轴对称台阶的圆锥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功率谱密度分析和互相关计算等方法对脉动压力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边界层中扰动波的发展规律,定量分析了第二模态波的相关参数。结果显示:两种模型中第二模态波在沿流向向下游发展的过程中,其幅值均先增大再衰减、特征频率均逐渐减小;特征频率和传播速度整体上均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加(后台阶模型中特征频率由100 kHz增至196 kHz,前台阶中则由 97 kHz 增至174 kHz)、波长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后台阶中由6.35 mm降至4.54 mm,前台阶由7.35 mm降至 4.66 mm );后台阶模型中第二模态波初次出现位置比前台阶中更靠近上游,边界层转捩位置较前台阶前移。将NPLS结果与高频脉动压力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7.
左沅君  李峭  熊华钢  卢广山 《航空学报》2019,40(7):322739-322739
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MB-OFDM-UWB)是航空电子内部无线互连(WAIC)的候选通信体制之一,不同于普通的室内无线信道,超宽带信号在金属和复合材料的机舱内部存在复杂的反射和多径干扰。给出一种适用于WAIC应用的MB-OFDM-UWB无线通信系统物理层方案,并参照IEEE802.15.4a标准提出一种适应航空电子机舱内部特征的多簇多径UWB信道模型;通过基于接收球的反射角误差法仿真得到无线信道的冲激响应,确定了机舱环境下信道模型的簇到达率、径到达率和混合因子;进而采用Simulink进行MB-OFDM-UWB信号系统仿真,表明在110 Mb/s码速率条件下,当误码率低于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规定的10-6,机舱环境下的信噪比应比普通室内环境高1 dB。另外,在研究过程中,为了确认电磁仿真中接收球半径的有效性,针对基准环境将仿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8.
This paper studies an electronic counter-counter measures (ECCM) scheme combating against deceptive electronic counter measure (ECM) techniques.An adaptive detector exploiting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 (GRLT) criterion is appli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deceptive jamming i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FrFT) domain.First,the generating mechanism of spurious frequencies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Volterra serial.The proposed nonlinear distortion model based on power amplifier behavior is robust in distortion analysis when the memory effect is considered.Second,a modified adaptive beamformer orthogonal rejection test (ABORT) like detector in closed form is built.The proposed detector can discriminate the echo and deceptive jamming adaptively by exploiting primary data and secondary data.This ECCM scheme is capable of guaranteeing the performance without the restriction of orthogonality,which is essential for the ABORT detectors.The expansion to radar network is discussed as a special case at the final part of this paper.Numerica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29.
采用基于火焰面的燃烧模型研究部分预混燃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到火焰面模型的优点,采用基于RANS的稳态火焰面模型,稳态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模型和非稳态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模型对部分预混燃烧室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这三种燃烧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值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稳态和非稳态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模型均成功地预测到了部分预混燃烧中的三岔火焰结构和火焰抬举现象,分析了三岔火焰的形成机理及抬举高度。文中稳态火焰面模型计算部分预混燃烧完全失效,无法捕捉到火焰抬举现象,稳态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方法计算的火焰抬举高度仅仅为10,基于反应进度变量为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分数之和的非稳态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方法计算的火焰抬举高度仅为20,和实验值之间的误差为42.8%,而基于反应进度变量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质量分数之和的非稳态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方法计算的火焰抬举高度大致32,和实验测量值35非常接近,误差仅为8%。对燃烧热力学标量温度和组分的计算,可以发现非稳态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方法和实验结果吻合最好,其次是稳态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模型,最差的是稳态火焰面模型。  相似文献   
130.
在混合交通条件下,交通参与者成分复杂,各种交通方式速度各异,交通冲突频繁。特别是在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带来了安全、效率、污染等多方面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我国混合交通流的特点,然后对自行车个体微观行为进行定性的描述分析。通过对实际信号交叉口的调查研究,和对机动车流率与非机动车到达与释放规律的模型建立与定量计算。分析总结出平面交叉口机非干扰的一般规律和冲突避让原则。根据实测数据,结合视频处理和统计软件的使用通过计算直行与左转非机动车换算系数,提出了改进的机动车延误时间模型,并通过使用VISSIM3.6进行微观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