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7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411篇
航空   1521篇
航天技术   533篇
综合类   325篇
航天   7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超声速进气道内特性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张涵信院士提出的无波动NND格式计算了某二级斜板可调的二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的内部湍流流场 ,较好地模拟了激波间的干扰及激波 -附面层的相互作用 ,并在解法上运用了矢通量分裂算法 ,提高计算的效率、精度和稳定性。通过数值模拟 ,预测了其内流场主要性能参数 ,并分析了飞行条件、几何尺寸调节参数等因素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电子器件二次筛选中一种新的检漏方法,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对新方法的替代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为了满足大、中涵道比发动机进气畸变测量中对总压耙的装配容差性和抗疲劳性要求,减小支杆与安装座的装配应力, 设计了可调式总压耙。采用Workbench 软件对可调式总压耙进行了静强度、动强度校核。结果显示:总压耙应力安全系数为11,挠 度为0.051%,安全储备系数满足使用要求;在发动机工作频率范围内对可调式总压耙根部应力集中区进行动应力测量。结果表明: 无共振和应力过载。总压耙振动测量数据符合强度校核试验标准,满足进气畸变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54.
新型超高强度钢G50热变形与组织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新型无钴超高强度钢G50经不同锻造比墩粗锻造后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的变化情况,并检验该新材料随锻造及热变形的能力。结果表明,该新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可锻性及热成形性,且不同锻造比锻造并按标准制度热处理后的性能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5.
采用流固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NACA 0 0 15翼型在大迎角 ( 15°~ 6 0°)范围的颤振 ,以及在翼型背部部分引入射流的减振技术。在流体区域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算法求解Farve平均的Navier Stokes方程 ,在固体区域用四阶Runge Kutta法求解振动方程 ,并且每一个时间步后都在两个区域之间传递边界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在翼型背部引入适当射流会降低翼型的振动 ,并提高升力。但如果引入射流的速度过高 ,会在叶背处形成新的分离流 ,升力反而会下降  相似文献   
56.
叶片摩擦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减小叶片振动应力 ,防止叶片出现大应力的疲劳破坏 ,在叶片上设计干摩擦阻尼结构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对叶片缘板摩擦阻尼器的工程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摩擦阻尼器参数对叶片响应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设计时应采取的措施。在阻尼器的材料和摩擦面结构已确定的情况下 ,优化设计的最主要的一个参数就是接触面的法向正压力 ,基于实际发动机中叶片激振力和粘性阻尼不易精确确定的实际 ,研究了激振力和粘性阻尼对法向正压力优化的影响 ,并提出了一种法向正压力的优化方法。由于这一优化方法对激振力和粘性阻尼值并不敏感 ,因此为工程上进行法向正压力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57.
本文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研究了航天飞行器三维最优再入轨道和与轨道参数密切相关的气动加热过程。文中选择飞行器迎角和倾斜角作为控制变量,以飞行器气动加热率和飞行过载沿轨道积分最小作为优化性能指标,按极大原理导出最优再入轨道有约束控制的非线性两点边值问题。采用了数值优化方法——共轭梯度法求解有升力飞行器的最优再入轨道及其热过程。文中以允许误差法讨论了权系数和罚函数的选取方法;对不同速度范围研究了不同的加热模型;按热平衡方程与优化轨道同步迭代的方法求得了算例数值结果。算例的数值结果与文献[13]的量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8.
刘伟  刘燕  严传俊 《推进技术》1995,16(3):17-21
根据所完成的流动环境中颗粒在初始区域内速度分布的测量结果,对颗粒运动初始条件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统计性,随机性和确定性的三种初始条件及其数学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喷雾两相流的数值方法,计算了喷雾的运动,比较了不同初始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将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两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9.
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和液相浸渍有机物先驱体混合工艺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抗烧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在基本保证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抗氧化和抗烧蚀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提出了制备兼具C/C复合材料与陶瓷材料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一种新型全并行快速捕获延迟锁定环的设计与FPGA实现,捕获时间小于等于一个伪码周期,抗干扰容限大于80 dB。此快速捕获延迟锁定环实现127路全并行捕获和高精度跟踪,仅需存储130个PN码表,相对于其他并行捕获延迟锁定环或串并结合的环路,存储量约小2/3,并具有较高捕获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