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3篇 |
免费 | 468篇 |
国内免费 | 17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60篇 |
航天技术 | 202篇 |
综合类 | 144篇 |
航天 | 3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83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99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100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76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近年来商业卫星产业发展迅速,从卫星物联网星座到高精度SAR成像,商业卫星的应用领域也越发丰富。区别于传统的大卫星,商业卫星主要集中在微纳、皮纳等卫星领域,最常见的为1U、3U、6U和12U等立方星。卫星平台的尺寸与载荷通信能力密切相关,微纳、皮纳等卫星平台由于尺寸较小,导致载荷通信能力严重不足。如何提升小卫星平台的通信能力,成为了商业卫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薄膜天线具备可收纳展开特性,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卫星平台,在发射入轨前通过合理的收纳方式,收拢在小卫星平台尺寸内;在轨后,通过展开装置释放,形成较大辐射口径,有效提升卫星通信能力。由于薄膜厚度小(约0.1 mm左右),Q值很高,限制了天线的带宽特性,也不便于实现圆极化辐射特性。以柔性薄膜(厚度约0.1 mm)为基础,以常规微带贴片为单元,通过旋转布阵以及多次顺序旋转馈电使该薄膜天线具备较好的圆极化、宽带特性,天线阵面规模为16×8,天线驻波(VSWR≤2.0)和轴比(AR≤3.0 dB)带宽可分别达到约10%和4%,法向最大增益可达24 dB,显著提升了薄膜天线的工作带宽和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402.
为了夯实国产M55J级碳纤维在航天构件中的应用基础,重点研究了国产M55J级碳纤维与航天环氧和氰酸酯树脂的界面性能,并与进口M55J碳纤维进行对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碳纤维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分析和微脱粘测试对碳纤维与航天树脂的粘附功、浸润性、化学反应特性和界面剪切强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国产M55J级碳纤维表面存在大量沟槽,上浆剂形成少量突起;国产M55J级碳纤维与两种树脂的浸润性优于M55J碳纤维与树脂浸润性,国产M55J级碳纤维与两种航天树脂的粘附功分别为55.76和48.61 mN/m,均高于进口碳纤维的粘附功;国产M55J级碳纤维上浆剂与两种航天树脂经高温固化后反应程度达到100%;国产M55J级碳纤维与两种航天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分别为74.62和62.99 MPa,均高于M55J碳纤维。 相似文献
403.
不依赖实体基准站增强信息的GNS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将逐渐成为主流定位模式。实时卫星钟差产品作为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关键先决条件之一,其精度直接决定实时精密定位服务的性能。计算实时卫星钟差的GNSS实时卫星钟差估计技术成为实时精密定位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主要包括两种解算模式:非差解算模式和差分解算模式。由于对卫星模糊度等未知参数处理策略的不同,卫星钟差估计技术又可细分为非差、历元差分、星间差分、混合差分等策略类型。针对不同实时卫星钟差估计技术的原理方法、算法效率、适用性等问题,综合目前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GNSS实时卫星钟差估计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综述,并对未来卫星钟差预报产品和实时估计产品的关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4.
405.
406.
逼真度反映飞行模拟器与真实飞机特性的一致性程度。 客观评估是一种通过模拟器与系统实际行为的测试比较来评估逼真度的工程方法。 飞行模拟器分为工程模拟器和训练模拟器。 用于飞行训练的训练模拟器构型很少变化,其测试用例由适航标准指导,而用于设计验证的工程模拟器,根据飞机研制进展经常需要升级或更改,其测试用例也会随之变化。 在当今民用飞机技术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亟需高效方法开展这一类型模拟器的逼真度客观评估测试。 在实验框架和系统实体结构和模型库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测试的方法,在工程模拟器的客观评估的应用中,该方法可以实现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和执行,工作效率提升,流程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助于在研飞机的定型或取证。 相似文献
407.
408.
无线无源传感技术作为适应恶劣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在飞行器防热层烧损监测应用中仍然面临无源信息无法跨越金属机体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声学能量耦合与电路熔断相结合的防热层烧损无源监测新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实现方案,并对跨越金属介质获得防热层内埋熔丝状态信息的关键原理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穿透典型厚度铝合金舱壁,在25 ℃–85 ℃的温度范围内均可有效辨识检测信号的变化,并且能有效避免强震动环境影响。方法避免了对金属机体结构件的开孔和破坏,可用于对高速飞行器、再入航天器和新一代空天往返运输系统防热层的在线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409.
对仅有相对视线角测量时的椭圆轨道交会相对导航问题进行了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给出仅有相对视线角测量时,相对导航系统可观的定义,以及为使系统可观,加速度项所需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分析指出由于相对动力学模型误差的存在,相对导航系统始终是可观的,但可观度很弱;而追踪器进行适当的机动可极大改善系统的可观性,给出为使系统可观,机动加速度具体所需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指出当通过施加机动加速度改善系统的可观性时,获取零输入相对位置矢量方向是前提条件,并论证了利用相对视线角测量信息,可以对零输入相对位置矢量方向进行估计和预测. 相似文献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