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航空   1062篇
航天技术   185篇
综合类   137篇
航天   3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为全尺寸反射面的实际成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建模仿真重点分析了外蒙皮装配偏差、自重及成型和使用温度差对反射面工作面型面精度(R.M.S)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蒙皮装配偏移量在0.5 mm内时,其反射面工作面理论R.M.S值的变化量为0.47 μm;在成型放置状态下,反射面11 kg自重其工作面理论R.M.S值变化量为0.55 μm;反射面夹层结构的成型和使用温度差110 ℃,反射面工作面的理论R.M.S值变化量为17.79 μm。  相似文献   
982.
谢晨月  王建春  万敏平  陈十一 《航空学报》2021,42(9):625723-625723
在国家数值风洞(NNW)工程项目的指导下,空间人工神经网络(SANN)模型被用于强可压缩湍流大涡模拟(LES)研究,其中流场的湍流马赫数分别为0.6、0.8、1.0。基于湍流的多尺度空间结构特性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发展的高精度空间神经网络(SANN)模型适用于不可压缩湍流和弱可压缩湍流。对于强可压缩湍流,流场中会出现激波结构,给大涡模拟带来了挑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SANN模型适用于强可压缩湍流的大涡模拟。在先验分析中,SANN模型预测的亚格子应力和亚格子热流的相关系数超过0.995,远远高于梯度模型和近似反卷积模型等传统模型;传统模型的相对误差大于30%,而SANN模型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相对误差低于11%。在后验分析中,与隐式大涡模拟(ILES)、动态Smagorinsky模型(DSM)、动态混合模型(DMM)相比,SANN模型能更精确地预测能谱、各类湍流统计特性以及瞬态流动结构。因此,基于湍流多尺度空间结构特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加深了人们对强可压缩湍流亚格子建模的认识,同时可以服务于NNW工程的流体力学模型构造。  相似文献   
983.
为了改善高电压镍锰酸锂(LiNi_(0.5)Mn_(1.5)O_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出利用退火热处理过程调控Mn~(3+)含量和材料形貌来制备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材料的电性能是材料结构、形貌等多因素影响的结果。退火热处理有助于Mn~(3+)氧化成Mn~(4+),实现Mn~(3+)含量调控。退火后材料的空间结构由Fd3m向P4_332转变,且具有微米级多面体形貌,有效提高了循环稳定性和放电平台。研究表明:700℃退火保温15 h合成的材料在20 C下具有118 mAh·g~(-1)放电比容量,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提高到92.8%。因此,通过优化Mn~(3+)含量、控制材料形貌可以实现高性能LiNi_(0.5)Mn_(1.5)O_4材料制备。  相似文献   
984.
首先描述了军机上射频传感器的现状,介绍了综合射频收发机三种实施方案及其优缺点和应用,其次针对各种不同实施方案存在的缺点给出了改进措施,最后给出了未来综合射频前端的发展趋势及努力方向。 [关键词] 综合射频前端技术;发射机;接收机;中频架构;零中频;数字收发机  相似文献   
985.
986.
针对因双超平台姿态控制引入非接触磁浮机构这一关键执行机构,而可能引起的卫星平台新的电磁兼容问题,开展了非接触磁浮机构的电磁干扰特性研究。首先,介绍了非接触磁浮机构及其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其次,分别对非接触磁浮机构驱动器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高频干扰特性和传导电磁干扰特性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并将其频率特性与星上其他典型单机的工作频率进行了比对。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接触磁浮机构的电磁干扰频率与星上其他典型单机之间间隔较大,其相互之间产生的电磁干扰可忽略,磁浮机构的引入不会产生新的电磁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987.
唐井峰  向安定  李寄  谢宗齐  鲍文  于达仁 《推进技术》2021,42(11):2531-2537
针对光壁面超声速燃烧室的点火需求,利用中心嵌入式等离子体射流在模拟马赫数6,总温1860K的直连式试验台上实现了煤油燃料的可靠点火和稳定燃烧,研究了超声速燃烧室起动过程中等离子体建立与维持特征,获取了不同当量比下火焰传播与燃烧特性。试验表明:在自身工质的高压射流维持下,等离子体点火器可以在点火起动的不同压力变化环境中保持稳定;中心等离子体射流产生一定尺度的高温区域且含有丰富的自由基,但需要在恰当的中心喷油流量形成的混气当量比下产生等离子体诱导火焰;诱导火焰沿燃烧室轴向传播进而发展形成了稳定的超声速燃烧。  相似文献   
988.
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形式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缺乏法律依据,有悖程序法定原则与法律至上的理念,其合法性值得质疑。同时,鉴定结论作为言词证据的一种,也应当成为非法证据排除原则适用的对象、最高人民法院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未将鉴定结论包括在内,其合理性值得质疑。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立法的形式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相似文献   
989.
李由  王春慧  严曲  张小虎  谢良 《宇航学报》2019,40(6):725-732
SpaceMocap是一套基于多RGB-D相机的计算机视觉航天员运动捕捉系统。地面准备阶段,扫描航天员模型,并分别标定彩色相机的内参数。在轨采集阶段,3~4台相机布置在舱内角落,同步采集航天员任务视频。地面处理阶段,通过相机外参数标定和ICP方法实现点云融合,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对人体关节点位置进行检测并初始化位姿参数,再用改进的ICP方法进行位姿求精,实现序列图像中关节角度跟踪。本系统搭载TG-2升空,对SZ-11航天员的任务视频进行了采集和处理,首次获取了在轨航天员的姿态(包括中性体位)、占位空间、运动参数等重要数据。结果表明,运动捕捉的模型与点云具有良好的重合度,关节点位置与关节角度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SpaceMocap是我国首个在轨运动捕捉系统,它小型、轻质,具有计算机视觉特有的非接触测量、直观、高精度优势,无需在人体上粘贴任何标志,具有良好的抗遮挡能力,完全适用于微重力、狭小空间环境下的在轨应用 。  相似文献   
990.
由于激光增材制造(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LAM)TC4钛合金加工成形过程的特殊性,导致该合金在力学性能上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同时韧性、疲劳性能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从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出发,介绍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当前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热处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的热处理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