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7篇 |
免费 | 256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02篇 |
航天技术 | 124篇 |
综合类 | 104篇 |
航天 | 2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91.
192.
图结构异常检测可以发现金融欺诈行为、网络入侵和可疑的社交行为。针对当前检测图异常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高、不能处理大规模动态图的缺点,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增量并行式的算法以便更有效地发现和检测大规模动态图中的异常。该算法使用时间滑动窗口对图进行划分,在初始化阶段选取N个子图,使用最小描述长度(MDL)原理并行检测正常模式和异常模式,并行迭代地检测其他子图中的正常结构和异常结构。在多个大规模图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检测动态图结构异常准确率达到96%,召回率达到85%,运行时间减少了一个数量级。同时还讨论了滑动窗口大小和并行数量对算法运行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3.
三支点柔性转子系统支承不同心激励特征及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三支点柔性转子系统的支承不同心问题,充分考虑转子结构特征和载荷特征,首次将当量刚度引入多支点柔性转子不同心问题的动力学分析,定量描述转子系统各支承间不同心度带来的转子轴段刚度非线性,并提出了多跨度柔性转子系统支承不同心激励的数学描述,建立了不同心激励下多跨度柔性转子系统的力学模型。基于Lagrange能量法,给出了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法,研究得到了支承不同心转子系统的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支承不同心不仅引起转子过渡轴的刚度非线性,产生2倍频激励,还会给转子系统带来附加不平衡激励;对于三支点柔性转子系统而言,2倍频分量同样是支承不同心下转子系统振动响应的典型特征之一。转子系统2倍频分量随不同心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而1倍频分量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转子振动响应呈现"缓增速降"趋势,且随非线性刚度、不平衡量的增大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4.
高频近似算法的误差比抛物方程(PE)大,叠加PE计算不能反映同频干扰,对流层电波传播计算域内存在不同的电波传播机制。文章提出了域分解双模式PE,将计算域分解为海洋或地形上的阻抗边界域和空间传播域,分别采用DMFT和SSFT求解。交叠区域实现了电波在两域间的互相传播,并避免了边界截断产生反射。与功率叠加PE相比,反映了多源电波间的矢量叠加,并降低了一半的计算量。在标准大气单源、蒸发波导双源条件下的数值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5.
196.
197.
本文综述小波分析这一前沿领域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小波变换及其Mallat快速小波算法,对比分析了小波变换与短时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差异,指出这种基于多分辨方法的小波变换特别适合于非平衡信号的分析与处理,并且应用该方法对实测信号进行了有效的时频分析。 相似文献
198.
基于ARINC429总线数据仿真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嵌入式软件对目标硬件平台的依赖性,在宿主机环境下无法编译运行。因此,在宿主机环境下通常采用仿真的方法来实现对嵌入式软件的测试。提出了一种基于ARINC429总线数据仿真的方法,通过对被测嵌入式软件代码中的读写硬件接口进行仿真,实现被测嵌入式代码在宿主机环境下动态运行,从而达到在宿主机环境下对嵌入式软件进行系统功能测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9.
肖兰英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2):87-89
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对间接言语行为的正确理解依赖于一系列语言的和语言外的因素,论文即是对这些因素的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0.
利用AURA/MLS数据(V4.2)和TIMED/SABER数据(V2.0)对20~92km高度的大气温度进行比较分析,计算AURA/MLS数据与TIMED/SABER数据的温度绝对偏差,并分析平均温度偏差在不同季节中随经度、纬度和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80km高度的平均温度偏差在±6K以内,相对偏差在3%以内;80~90km高度平均温度偏差减小至-10K以下,相对偏差在9%以内.中低纬度地区平均温度偏差廓线的变化趋势一致,从20km高度的-3K左右的负偏差逐渐增加,在45~50km高度的平流层顶处有较明显的3K左右的正偏差峰值.平均温度偏差随纬度变化明显,随经度变化很小.研究结果可为卫星数据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