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00篇 |
免费 | 10518篇 |
国内免费 | 240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0584篇 |
航天技术 | 1905篇 |
综合类 | 752篇 |
航天 | 30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9篇 |
2023年 | 360篇 |
2022年 | 635篇 |
2021年 | 714篇 |
2020年 | 779篇 |
2019年 | 1379篇 |
2018年 | 1539篇 |
2017年 | 1508篇 |
2016年 | 1466篇 |
2015年 | 1472篇 |
2014年 | 1265篇 |
2013年 | 1334篇 |
2012年 | 1347篇 |
2011年 | 1255篇 |
2010年 | 1231篇 |
2009年 | 1253篇 |
2008年 | 1092篇 |
2007年 | 965篇 |
2006年 | 829篇 |
2005年 | 600篇 |
2004年 | 552篇 |
2003年 | 422篇 |
2002年 | 478篇 |
2001年 | 381篇 |
2000年 | 339篇 |
1999年 | 345篇 |
1998年 | 259篇 |
1997年 | 220篇 |
1996年 | 164篇 |
1995年 | 141篇 |
1994年 | 147篇 |
1993年 | 195篇 |
1992年 | 143篇 |
1991年 | 316篇 |
1990年 | 262篇 |
1989年 | 295篇 |
1988年 | 207篇 |
1987年 | 82篇 |
1986年 | 32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213.
214.
为探究液态金属相变材料的适用范围,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手段,比较分析了以镓为代表的低熔点金属与以正十八烷为代表的石蜡类相变材料之间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镓更适用于应对瞬时高热流冲击,即高热流、短时间工作的电子设备散热;而正十八烷适用于低热流、较长时间工作的电子设备控温。此外,单位体积相变材料,镓模块的热控时间长于正十八烷模块;单位质量相变材料,镓模块在短时间内占优,长时间内正十八烷模块占优。针对潜在应用场景进行分析,表明了液态金属相变材料可用于航天天线TR组件和激光器芯片控温。 相似文献
215.
以轻质化为前提,基于烧蚀防热借助于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出低密度防热/隔热/隐身一体化复合材料(HRC),有效地融合了烧蚀防热、高效隔热和宽频雷达隐身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MWNT)吸波剂均匀分散在杂化酚醛气凝胶骨架中,随着添加量的增加,HRC材料平均孔径减小,力学强度得到显著提升,添加5.0wt%MWNT的HRC与未添加相比压缩模量提高1.8倍。同时,MWNT的引入显著增加了HRC的雷达吸波性能,在4 ~ 18 GHz内反射率<-8 dB。地面风洞考核中,HRC表现出优异的防隔热性能,最高表面温度达到1 700 ℃左右,经过400 s烧蚀后最大背面温升(20 mm)仅为153℃,近零体积烧蚀,烧蚀后仍保持着优异的宽频雷达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216.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轮、涡轮静子等厚度变化大的复杂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钢构件在常规X射线胶片照相检测(RT)时,由于胶片的宽容度低造成的检测覆盖率低,存在漏检质量隐患的问题,采用射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R)对该类变截面厚度差在5~20 mm内的钢构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R检测图像宽容度是胶片照相检测的3倍,检测覆盖率高;以离心轮线状缺陷CR检测为例,且通过CT和理化检测验证证明,CR检测具有与胶片照相检测基本一致的缺陷检测灵敏度、可靠性。 相似文献
217.
对2219+5A06铝合金进行了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试验,研究了搅拌头旋转速度,下压-回抽速度和压入量等工艺参数对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参数焊接的点焊接头进行了剪切拉伸抗力试验。结果表明:搅拌头旋转速度和下压-回抽速度对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而压入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对点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分析表明,焊点接头可分为焊核区、竖直面热机影响区和水平面热机影响区三个部分。焊核区及水平面热机影响区为细小的等轴晶粒,水平面热机影响区形成与板材平行的结合面,竖直面热机影响区及焊点根部的hook缺陷是焊点力学性能的薄弱区域。 相似文献
218.
219.
220.